宏观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

由:sddy008 发布于:2022-09-02 分类:股票知识 阅读:97 评论:0

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为: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名词解释)指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一种状态。

2.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

宏观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

3.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反映了这个国家对外经济交往情况以及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是以凯恩斯主义总需求管理理论为基础的。IS-LM模型是这一基础的很好说明,根据凯恩斯理论,政府改变税收和政府购买可以变动IS曲线的位置,从而影响均衡的国民收入,另外由于税收和政府购买构成了财政收支的主要部分,因而模型中对IS曲线的分析成为指导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同样道理,政府可以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变动LM曲线,从而影响国民收入,这成为指导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LM曲线可以分为水平、递增、垂直区域。据此,可以把LM曲线划分为萧条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和古典区域。在萧条区域,IS曲线变动对国民收入影响最大,因而此时财政政策更有效,货币政策无效。在古典区域,IS曲线变动只影响利率,不影响均衡国民收入,LM变动对国民收入影响较大,因而货币政策更有效,财政政策无效。中间区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程度取决于IS和LM曲线的斜率。

三、财政政策

1.西方财政制度

在西方财政制度中,国家财政由政府支出和收入两个方面构成(这就是财政制度)。

  • 政府支出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主要可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
  • 政府收入是整个国家各家政府的收入。税收是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公债是政策财政收入的又一组成部分。

2.自动稳定器(2014名词解释)

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降低经济的波动幅度的机制。西方财政制度具有自动稳定功能,财政制度的自发稳定作用通过财政收入支出两方面发挥作用。

这里的财政制度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

3.依照凯恩斯主义理论,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尽管各种自动稳定器一直在起作用,但作用时间较长,效果也不理想,因而需要政府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财政政策,政府执行财政政策是斟酌使用的,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名词解释)

4.执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财政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这样的财政为功能财政。功能财政的基本思想是不以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点来对待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应从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当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时,即使出现财政赤字,政府也应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反之,即使出现了预算盈余,政府也应该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为了实现功能财政,凯恩斯主义主张以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为标准,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即潜在的国民收入对应的财政收入与政府预算支出之间的差额,以此为标准,可以消除收入的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营销,从而更准确地反映财政政策态势。若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增加了或赤字减少了,财政政策就是紧缩的,反之,就是扩张的。

四、货币政策

1.通过银行制度规定,中央银行可以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调节利率,以便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一般也分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变动法定准备率、变更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除此之外,还会采取其他的一些政策手段,如道义劝告、放宽信贷条件、放松抵押贷款梳理以及信贷配额等。

2.存款创造。法定存款准备金使得银行体系可以成倍的创造货币供给。△M=△D/rd

3.货币政策工具(2019简答、2011论述)(此部分为货币银行第七章内容)

  • 存款准备金政策

(1)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货币乘数,从而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措施。

(2)主要内容:第一,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第二,规定可充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种类。第三,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础。第四,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幅度。

(3)政策作用:提高存款准备率时,一方面增加了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上缴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减少了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贷款和货币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使货币乘数变小,降低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和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紧缩,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响应减少。反之,过程相反。

(4)优缺点:存款准备金政策对于市场利率、货币供应量、公众预期都会产生强烈影响,这既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

  • 再贴现政策

(1) 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

(2)主要内容:一是再贴现率的调整。二是规定何种票据具有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

(3)政策作用: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使之高于市场利率,这会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再贴现的成本,于是商业银行减少向中央银行的再贴现数量,使其准备金缩减;这样商业银行只能减少贷款和投资,从而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使银根紧缩,市场利率上升,社会对货币的需求也相应减少。反之,过程相反。

(4)政策效果:一是能影响改变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二是能产生告示性效果,从而影响商业银行和社会大众的预期;三是决定对谁开发贴现窗口,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方向,还能避免商业银行利用再贴现窗口进行套利行为。

(5)优缺点:一是中央银行使用这一工具控制货币供应量时处于被动地位;二是再贴现率只能影响利率总水平,不能改变利率结构;三是再贴现政策缺乏弹性。

  • 公开市场政策

(1)公开市场政策就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有价证券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影响市场利率水平的政策措施。

(2)作用过程:当金融市场资金缺乏时,中央银行买进有价证券,实际上相当于投放了一笔基础货币,这些基础货币如果流入社会大众手中,则会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如果流入商业银行,会使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增加,并通过货币乘数作用,使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扩大,社会的货币供应量成倍数增加。反之,则过程相反。

(3)优缺点:与前两种政策相比,公开市场政策优越性明显,主动性强,灵活性高,调控效果平缓,震动性小,影响范围广。

相关阅读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