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2018-2019)
全球技术地图
创新丨前沿丨科普丨资讯
2018年12月29日下午,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经济学院在上海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成功举办2018-2019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发布会,本次论坛主题为深化改革开放,应对复杂局面。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
(2018-2019)
风险评估、政策模拟及其治理
——深化改革开放,应对复杂局面
报 告 摘 要
2018年,中国经济一方面稳中求进,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劳动力市场平稳,价格基本稳定,部分行业利润高增长带动制造业投资继续回升,房地产市场过热现象有所缓和;另一方面稳中有变,正如课题组2017-2018年度报告所预测,受家庭债务累积、收入差距扩大、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等因素的影响,消费持续下滑,基建投资增速大幅下降也拖累了整体投资。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僵尸企业,特别是国有僵尸企业,出清滞后造成的社会资源错配使劳动力市场活力下降,降低劳动参与率的同时更使得失业率上升,对稳就业带来较大挑战。僵尸企业还加速了中部和东北地区人才的流出,桎梏了区域协调发展进程。劳动力市场低迷以及中低收入阶层收入增速下降导致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叠加家庭为教育医疗等提前储蓄的动机,家庭更加不敢消费。正如课题组2018年中报告所预测的,总需求不足进一步增大了企业经营的困难,短期债务增速远超预期,去杠杆出现反复,企业信用风险释放的同时流动性风险持续累积。受此拖累,商业银行尾部风险居高不下,且风险溢出率持续走高。实体经济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导致银行利息收入增速下降,盈利未见改善。金融系统不稳定因素仍未消退,稳金融任重而道远。与此同时,外部经济环境亦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增速见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经常账户顺差基本消失,人民币汇率波动增大,外汇储备小幅下降。
纵观目前我国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因素及外部局势的不可控性,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得异常错综复杂、挑战空前的大背景下,课题组认为,我们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智慧、更大的定力深化市场化改革和扩大经济全球化开放,并且这样的改革一定是综合性改革,是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及其各个层面互动互补的综合改革治理,以有能、有为、有效、有爱的有限政府定位和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作为改革目标,促进新时期民营经济的大发展,才有可能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当前世界变局中,我们需要从大的格局、长远视角、国际视野来把握机遇,化解挑战,以深层次改革助推高水平开放,以高水平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最大限度地融入和巩固国际自由贸易体系,处理好具有世界意义和影响的中美双边经贸及整体关系,避免出现美国联合西方国家全面遏制中国的局面。
课题组对不同情景下的经济走势、短期政策应对和中长期治理,有如下主要结果和观点。基于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模型(IAR-CMM)的情景分析和政策模拟结果,课题组测算,在基准情景下,预测2019年全年实际GDP增速约为6.4%,经校正后的GDP增速约为6.1%。基准情景下,CPI增长1.8%,PPI增长1.6%,GDP平减指数增长1.7%,消费增长7.6%,投资增长6.9%,出口增长2.2%,进口增长5.9%,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贬至7.0 CNY/USD。根据外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的程度以及个税政策调整的力度不同,课题组作出如下6种情景分析:
1)保守悲观情景1——假设外需下降,导致2019年我国出口低于基准3个百分点。此时全年实际GDP增长6.4%,校正GDP增速为6.1%;
2)悲观情景1——假设外需大幅下降,导致2019年我国出口低于基准5个百分点。此时全年实际GDP增长6.3%,校正GDP增速为6.0%;
3)保守悲观情景2——假设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至4.4%,低于基准2.5个百分点。此时全年实际GDP增长6.2%,校正GDP增速为5.9%;
4)悲观情景2——假设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至1.9%,低于基准5个百分点。此时全年实际GDP增长5.9%,校正GDP增速为5.6%;
5)保守乐观情景1——个人专项抵扣针对各个项目提高抵扣金额,以及美国汽车进口关税下降,使得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上涨0.5个百分点。此时全年实际GDP增长6.5%,校正GDP增速为6.2%;
6)乐观情景1——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进一步下调,美国汽车进口关税停止加征,使得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上涨1个百分点。此时全年实际GDP增长6.6%,校正GDP增速为6.3%。
课题组结合情景分析探讨政策力度的选择。根据IAR—CMM模型的分析,若要实现GDP增速6.5%,或校正GDP增速6.2%的目标,在不同情景下所需的政策力度分别为:基准情景下,货币政策不需要在基准政策额外降准,但财政赤字需要增加552.5亿元,全年赤字率约为3.12%;保守悲观情景1下,货币政策不需要在基准政策额外降准,但财政赤字需要增加736.7亿元,全年赤字率约为3.14%;悲观情景1下,需在基准货币政策之上降准1次50个基点,同时财政赤字需增加1473.4亿元,赤字率约3.21%;在保守悲观情景2下,需在基准政策之上降准2次,每次50个基点,同时财政赤字需增加2210.1亿元,赤字率约达3.29%;在悲观情景2下,需在基准货币政策之上降准3次,每次50个基点,同时财政赤字需增加4420.2亿元,赤字率约达3.51%。
由于中长期改革难以一蹴而就,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出现较大不确定性,尤其是中美贸易战可能持续的当下,为应对外部风险,在深入推进国企改革和金融市场改革的前提下,仍需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短期调节作用。一方面,要加大企业税费减免力度,优化减税方式,通过全面的减税降费措施,减轻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负担,迅速缓解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深化税制改革,优化税收结构,改善营商环境,释放经济活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宏观审慎政策适时的预调微调,改善政策传导机制,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把握政策方向力度,防止政策叠加风险。不过,也要注意扩张性政策的中长期负面效应。课题组根据宏观结构模型的模拟测算发现,扩张性的宏观审慎政策在经济下行时能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但同时会提高抵押品价值令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造成长期资源错配。同时,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存在国企垄断和金融抑制的情况下,会恶化金融抑制效果,放大国企和民企的贷款利差。
课题组认为,对于当前的经济发展困局不能仅停留在要改的层面,还要明确怎么改、谁去改,靠政府全面干预或靠产业政策显然无法达到目标,需要短期货币、财政政策调整与中长期结构性体制改革双管齐下加以突破,尤其是需要对金融体制、财政体制以及地方政府官员考核晋升体系进行结构性改革,促进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提高金融运行和信贷配置效率,打破民企融资难和地方债务高企关联困境,促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激励相容,营造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而竞争的良性局面。从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课题组认为,应当继续深化国企改革,打破国企垄断,全面发挥市场力量,从而提高社会福利和经济运行质量。只有这样,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全球化开放才能真正走向深入。
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关口,结合短中长期的视角,课题组对中国下一步如何通过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全球化开放,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应对内外部复杂局面,有以下主要观点:
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采用一个动态联动的一般均衡的综合治理框架,做到科学性、严谨性、时代性、现实性、前瞻性、思想性的有机平衡,从理论、实践和历史视野三个维度来分析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风险传导机制,避免出现此消彼长的不平衡问题。展望2019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世界和中国经济面临机遇挑战并存、困难与机会同在的复杂局面,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及其他领域的关系如何发展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中国自身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许多内在风险因素尤其是金融风险和经济大幅下滑因素。
2.当前,我国经济中的家庭债务、民企融资和地方债务问题,并非周期性短期问题,而是与金融体系和财政体系不完善密切相关的中长期结构性问题。可见,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和财政体系结构性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实现平衡充分良性发展的主要根源,为此,需要处理好短期财政货币政策调整与金融体制、财政体制等中长期结构性改革之间的辩证关系,必须处理好部门局部均衡和总体一般均衡之间的关系。一要加强政策协调,促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配合,解决民营企业税费负担重和融资贵的问题。二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打破民企融资难和地方债务高企关联困境。三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促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激励相容,营造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而竞争的良性局面。
3. 目标设定或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提出往往较为简单,关键是如何执行和实现目标和弄清解决面临问题的路径、举措及方法。艰难改革过程中,正确的路径往往很少,需要在五花八门的改革方案建言中找到真正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前瞻性的方案,摒弃弱逻辑思维和难以精致化习性,否则将难以摆脱泥潭,导致改革无法真正深入,给予政府无限作为的空间,出现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反复循环怪圈。在这方面我们学者要负很大责任,因为我们没有将改革的内在逻辑和路径及其方式方法讲清楚。如果只是说要深化改革,而不谈今后如何深化改革,不谈改善有利于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发挥好的恰当的而不是多的作用的制度环境的重要性,那么改革开放的共识有可能会消解而无法凝聚。现在许多学者提出的建议是和西方世界全面对抗,如果真按照这种思维去制定国策,风险更加大。
4.新时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应加上明确定语,即要坚持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全球化开放,这也正是过去40年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条根本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旗帜鲜明、纲举目张,避免改革往回走、开放往里收,才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争取更多的同盟军,实现包容性崛起。当然,现实中不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成功的,这不代表市场经济的失败。市场经济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还需辅以其他条件方能发挥作用。我们不能因为其他额外条件的不满足,而否定必要条件的必要性。作为学者,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将改革的内在逻辑和路径及其方式方法讲清楚,且不能只说要改什么,也要考虑如何落地,将事情做成而又没有或有很少的负作用才是最重要的,并且应是理论、实践和历史三位一体的分析建议,这样才能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之解决措施具有科学性、严谨性、时代性、现实性、前瞻性及思想性。
作者丨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转自丨军鹰资讯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