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人民币挑战美元霸权,嘴炮又做白日梦_清算_货币_巴西

由:sddy008 发布于:2023-04-07 分类:股票知识 阅读:87 评论:0

原标题:鼓吹人民币挑战美元霸权,嘴炮又做白日梦

鼓吹人民币挑战美元霸权,嘴炮又做白日梦_清算_货币_巴西

人民币国际化最大的挑战不是美国阻挠,而是艰难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包括更市场化、更透明的汇率机制、货币自由兑换和自由流通。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丨关不羽

最近人民币国际化的议题很热,这确实是个值得关注的议题。但是,有不少自媒体胡编乱造、夸大歪曲,往“挑战美元霸权”“去美元化”的方向带节奏,非常荒唐。

01

央行没这么说过

微信群转来“远方青木”的一篇公号文章《蓄势8年的人民币国际化,近一周成果大爆发》,开篇写道:2015年1月,中国央行首次提出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也就是试图让人民币成为世界贸易的结算货币,取代或部分取代美元的地位。

“取代或部分取代美元地位”,是“远方青木”自己脑补的,央行可没这样的表述,连类似的提法都没有过。

央行首次提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在2015年1月15日在京召开的跨境人民币业务暨有关监测分析工作会议上。一个字都没提到美元,更不用说什么“取代或部分取代美元的地位”。

当年没有,最近也没有。

2022年10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1-2022)》,也没有提到“取代或部分美元地位”或其他人民币挑战美元地位的说法。

任何严肃的政策文件、研究成果都不可能把挑战美元地位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的。因为,这一目标根本不现实。全球货币体系中的“中美争霸”完全是“远方青木”们的脑补,央行对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是有清醒的判断的。

2022年9月央行官网发布了《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以“国际化综合指数”为各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做了定量的描述。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人民币的国际化综合指数为2.86,同一时期美元的国际化综合指数为58.13、欧元为21.56、英镑为8.87、日元为4.96。人民币在IMF五大“一篮子货币”中,国际化综合指数最低,和美元差距为20.3倍。

展开全文

图/网络

2015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综合指数持续增长,平均每年上升0.6左右。就算今年开始以加速到每年增长1,从2.86增长到58.13要多少年?就算美国一天不如一天,年年倒退,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追赶美国也得20年以上。

全球货币体系是长期稳定的,任何变化都是日拱一卒的微调,要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上蹿下跳,全球经济还不乱套了?当年美元接棒英镑用了至少30年,两场世界大战都打完了。

目前人民币国际化还处于做大跨境人民币业务规模的初级阶段,“取代或部分取代美元地位”的目标明显不切实际,根本不可能进入当前现实的议事日程,作为目标都过于遥远。舆论场上“远方青木”们的瞎咋呼,真是夏虫不可语冰。

近期人民币国际化确实取得了一些进展,却被“嘴炮专家”低级红带偏了节奏。正常的经济合作,非要说成“反美大业”,只会给人民币国际化制造麻烦。

人民币清算并不是“去美元化”

3月份推动巴西、沙特的人民币跨境业务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当然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好消息。但是,“石油人民币”“巴西去美元”又是夸大歪曲。

先说巴西,严格说这不能算是3月份的新闻。2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与巴西中央银行签署在巴西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

图/网络

至此,人民银行已经在29个国家和地区授权了31家人民币清算行。其中包括德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要是人民币清算安排是“去美元化”的标志,那德国、英国岂不是早就拥抱人民币去美元了?

实际上,跨境人民币清算机制只是把人民币作为双边贸易投资的可选货币,并没有强制约束必须用人民币清算。比如俄罗斯很早就和中国有人民币清算机制,但是在俄乌战争爆发前,人民币在中俄经贸往来中占比微乎其微,主要还是使用美元结算。

而且,即便使用人民币结算,依然是以美元作为中间货币,并不能“绕过美元”,也就谈不上“去美元化”。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国内自媒体为了夸大和巴西人民币清算,引用所谓外媒报道“中巴双方约定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是彻头彻尾的假新闻。能够注意到“中间货币”的关键点,倒也说明他们是花了点心思的。可惜,这是白费心思。

总之,巴西和中国的人民币清算安排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却和“去美元化”是不沾边的,很正常的、很成熟的双边经济合作而已。到底中巴贸易中人民币结算能占多少比例,目前还是未知数。

“石油人民币”也是脑补

“远方青木”们把沙特把人民币纳入对华石油出口计价,想象为“石油人民币”,也是脑补——把一颗鸡蛋想象成了一座养鸡场。

“石油美元”是上世纪70年代初沙特同意把美元作为唯一计价货币。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这一美元计价是指沙特出口石油全部用美元计价,而不是沙特对美出口的双边安排。1975年在沙特影响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也接受了相同的安排。

对比“石油美元”,目前中国和沙特的合作远远谈不上“石油人民币”。人民币计价并不具备唯一性,且仅限于双边。如果美元依然以中间货币参与结算,这一双边安排中也谈不上“绕过美元”。

而且,“石油美元”的机制中,石油贸易只是前半场,还要配上投资的后半场,才能闭环。

当年沙特接受“石油美元”,最重要的原因是石油外汇收入溢出,需要寻求海外投资市场,而美国是为数不多的选择。

因此,“石油美元”是个货币循环,沙特卖油换来的美元,通过金融渠道流回美国投资市场。

▲沙特拉斯塔努拉炼油厂(图/网络)

这次与沙特的人民币业务合作中,也包含了沙特用人民币投资中国石油项目的安排,参照了“石油美元”货币循环机制。但是,区别也是很明显的。沙特用以投资中国项目的人民币,是中方提供的贷款,并非卖油收入。

这种“借你钱投资我”的模式,不可能常态化。要实现“石油人民币”循环,中国市场的投资吸引力将是关键。一个沙特还好办,但是只有沙特参与的“石油人民币”也是没有意义的。

其实,“石油美元”对美元国际地位的重要意义正在降低。以“芯片美元”为代表的“科技美元”的作用正在凸显。

全球十大高科技公司,美国占了7家,无论是市值规模,还是科技水平,都有绝对优势。美国企业的高科技产品、金融资产乃至科技领先本身,都为美元提供了新的支撑。所谓美国放弃中东的战略变化,也有货币本位重心迁移的因素。

当然,这一变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处于起步阶段的人民币国际化没有直接的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是个艰难的历程

“远方青木”为了夸大“中美争霸”,甚至编造了愚人节新闻。他在《蓄势8年的人民币国际化,近一周成果大爆发》一文中,竟然编造了一段白宫发言人皮埃尔的发言:“我们已经看到有国家之间的贸易改用本币结算,不再沿用之前的美元结算。这是对美国公民权利的侵犯,美国将会对那些拒绝在相互结算中使用美元的国家实施制裁”。想象力可嘉,常识归零。

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是为了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释放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的信号。“远方青木”把人民币国际化歪曲成“反美大业”,是指鹿为马、南辕北辙。

他们缺乏全球经济、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知识,人民币国际化最大的挑战不是美国阻挠,而是艰难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包括更市场化、更透明的汇率机制、货币自由兑换和自由流通。

人民币国际化不需要美国背书,而是需要全球货币体系的无缝接轨。扩大人民币的国际结算占比仅仅是个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正式打开了国际化的大门。这是长达20年努力的成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华盛顿总部大楼(图/网络)

1994年汇改为起点,经历了1997年东南亚货币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考验,再经过2012年“4.12”汇改和2014年“3.17”汇改的冲刺,才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认可。

嘴炮一响随随便便就要“取代美国”,不是反美,而是对人民币国际化艰难历程的侮辱和贬低。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