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股价跌去53%,7000亿市值消失,白酒股都发生了什么?(五粮液近三年股价)
“五粮液如果这次能回本,我以后绝对销户不干了!”这恐怕是最近大部分散户投资者的心声了。随着五粮液的股价持续下跌,广大投资者眼泪也流干了,账户上的钱越来越少了。
市值跌掉多一半,五粮液你的底线呢?
3月14日,五粮液股价跌至169元,总市值6564亿元。准确说,自从去年2月份达到354元的高点后,五粮液就像刹车失灵一样,跌跌不休。仅仅一年时间,五粮液股价下跌超53%,市值直接蒸发过半,超过7000亿的市值不见了。
伴随着五粮液的股价下跌,公募基金纷纷撤退,先走一步。有关数据显示,2020年末,有1800多家公募基金持有五粮液股票,持股比例达11.56%。但是截止2021年末,持有五粮液股票的公募基金下降至879家。持股比例也下降至9.87%。机构数下降近1000家。
虽然机构在撤退,但是不少散户投资者还在持续进场。
从最近一期五粮液的季报来看(2021年年报尚未发布),2020年末,五粮液持股总人数为35.36万户,截止2021年3季度末,持股人数达到56.03万户,上涨58.46%。
虽然股价下跌,但投资者预期未来收益会上升,每一次下跌,就会有一票散户抱着抄底的心思进场,想着进行一波投机。
可是本想抄底,没想到却被套牢了,一时间市场上的投资者怨声载道,表示五粮液你的底线呢?还要跌到什么时候啊!
竞争与冲击并存,五粮液腹背受敌
其实在八九十年代,提起白酒,五粮液才是“老大哥“。但是由于茅台的崛起,加之自身出现倒退之势,最终没能守稳行业龙头的位置。
而当今白酒市场就好比是一个三明治,五粮液的位置就处在两片面包的中间,上下都受压迫,很尴尬。
首先,“向上”要与来自茅台的同价位区间产品进行竞争。
今年年初,茅台推出了主打千元酒市场的“茅台1935“,在本就竞争激烈的白酒市场上,五粮液又迎来了新的竞争者。而在中低端市场上,茅台也有赖茅等系列酒收割市场。
在财务指标上五粮液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根据2021年3季度报告,贵州茅台营收为770.5亿,净利润为372.7亿;而五粮液营收仅仅是茅台的64.5%,净利润方面,仅仅达到了茅台的46.5%。相比之下,五粮液在与茅台的竞争中没有丝毫优势。
其次,市场本就不够认可五粮液普五的千元价格。有机构研报指出,批价作为衡量终端销售的重要指标,五粮液普五的批价一直没有站稳千元,去年下半年甚至有下滑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五粮液“向下”还要迎接来自泸州老窖、汾酒、郎酒等白酒品牌的强有力冲击。次高端品牌向上冲击激烈,也使得五粮液普五压力山大。
总的来看,一边要承受挤压,一边又要遭受冲击,五粮液在白酒市场上可谓是腹背受敌。
当然,近一年来的股价大跌也并非全部都源自五粮液企业经营的困局,事实上,白酒股整个板块的表现都不太理想,洋河、茅台等白酒股的跌幅也不小。
白酒股普遍下跌,究竟为何?
首先,过去几年里,白酒市场情绪高涨,炒作现象很严重,贵州茅台等头部白酒企业价格持续上涨,为白酒股打通了估值空间,并且开始了铺天盖地的炒作,使得投资者对行业预期太高。
在这种高涨情绪的渲染下,去年甚至还出现了一些上市公司纷纷跨界买白酒的变相炒酒的情况。一时间,股票市场上可谓是沾酒就涨。
但是市场上情绪是不稳定的,如果延续这种情绪,白酒股依旧可以继续高涨。但是如果趋势扭转,白酒的行情必然就是另一番景象,如今随着市场热度的下降,白酒股普遍呈现下跌趋势。
其次,白酒行业整体较之前弱势。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消费者对白酒的需求越来越低,白酒的产量和白酒企业的数量都是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涨价和炒作带来的股价高涨自然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
著名投资人董宝珍曾经发文说,白酒有明显的周期性,一整个完整的周期在15年左右,其中,上升周期延续10年,下降周期为四到五年,而目前白酒行业确实进入了下行周期。
除了白酒股的整体趋势和五粮液企业内外的一些问题,五粮液的股价之所以下跌如此剧烈,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估值过高。五粮液在2019年初,每股40多元,一直攀升至2021年达到最高点354元,涨幅惊人。
据测算,在2021年五粮液的估值高达58倍,而五粮液近些年的平均估值也不超过30倍。估值处于高位,这无异于提早透支了行情,这波持续下跌也存在杀估值的情况。
在3月11日五粮液集团举行的投资者交流会中,公司新任董事长曾从钦也在会上提出了价值回归的路径,包括结构优化和量价提升等方面,如果能够按照路径进行,那么这倒也是五粮液未来发展向好的表现。
其实,不管做什么投资,回归本质,还是要关注资产的价值。价格如果过分脱离价值,泡沫化严重,等到泡沫破裂的时候,终将带来大规模的地震。
写在最后:
总体来看,五粮液的市场关注度还是很高的,虽然目前市场上总量有所缩减,但是作为高端白酒的代表,仍有较强的认可度。目前看来五粮液的估值仍处于高位,待到估值回归到合理区间,局面也许会有所扭转。至于说抄底,目前恐怕仍然不是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