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优胜教育创始人称「愿 0 元转让公司,卖身打工十年」?优胜教育未来将走向何方?

由:sddy008 发布于:2022-11-24 分类:股票知识 阅读:95 评论:0

当有一天,平时和你并不熟络的培训机构老师突然联系你,说现在续课享有近年来最大优惠折扣,劝你抢占先机时。

各位家长当心了,这也许是他们即将要跑路的信号。

就像近期连环爆雷的优胜教育,多家门店关门、退费困难、官司缠身,甚至连续三个月登上监管“黑榜”,北京总部已经人去楼空……

被疫情收割的优胜教育

疫情期间的漫长等待,是线下培训机构最致命的沉默。

数据显示,现有87%的机构表示疫情中企业已经受到较大甚至严重的影响,60%的机构预计上半年净营收将遭遇滑铁卢式下跌,跌幅超过50%。

即使像优胜教育这样,成立超过21年;线下校区超过1100个;名列过北京十大线下中小学辅导机构,也未能逃过资金链断裂的命运。

据不完全统计,优胜教育仅北京校区应退学费就高达上亿元!

挤在北京总部等待退费的家长排起了长龙,着急哭泣者有之,义愤填膺者有之,场面十分混乱。

优胜教育总裁陈昊曾在10月22日晚间的个人微博上发声回应:“优胜不会跑路,我会一直坚持到底。”

然而这波毫无诚意的表态家长们并不买账,并被眼睛雪亮的群众吐槽:陈昊的发言表演值得摘取一座“影帝”的奖杯。

疑似一场预谋已久的跑路

陈昊坚称自己不会跑路,可对外声明公司资金链暂时断裂的原因,一句疫情期间未裁员降薪,便轻松甩锅。

很快,就有优胜教育的前员工出来爆料,优胜教育除了断缴社保、拖欠薪水之外,还在员工不知情的情况下,单方面解雇员工。

这可真是“男人的嘴,骗人的鬼”,其实只要稍微查看一下优胜的企业概况便知,陈昊的声明实在苍白无力。

根据天眼查APP显示,优胜教育目前集中出现了57起司法诉讼、47个立案信息、38个开庭公告。

甚至在前不久公司经营主体——北京优胜辉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已悄然从陈昊变更为他的母亲唐芳琼

陈昊的说辞是这样方便贷款,现在看来没准当时的陈昊就已经有了“跑路”的打算。

加上紧急更换法人的做法,难免让人怀疑这场跑路骗局是否蓄谋已久。

更狗血的是,在今年上半年,优胜教育还卷入了一家上市公司的“忽悠式重组”当中。这家公司叫金洲慈航如今改名为*ST金州(000587)。

玩股票的朋友对这家上市公司可能有一定了解,其实它自己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从财务报表上看,该公司连续两年亏损,今年更是面临着大额亏损难以逆转的问题。

当时,*ST金洲股价跌到了最低0.67元,连续低于1元,深陷巨大的“面值退市”压力。

金洲与优胜仿佛难兄难弟,一个濒临退市,一个濒临破产,两家公司一拍即合,开始进行“资本运作”。

金洲慈航拟收购陈昊等交易对手持有的北京优胜腾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对价不超过5亿元。

当时市场的质疑声虽然很大,但好歹面子上包装的不错,资本市场竟然也买账,*ST金洲的股价逐步提升脱离了1元的退市区。

但仔细一想就会发现问题,*ST金洲2020年中报显示的资产负债率已经高达106%,自己债务都有压力,到哪里再筹集5亿现金进行收购呢?

当然,监管层也不是傻子,马上发了问询函质疑并购合理性,眼见着混不过去了,*ST金洲只能打马虎眼说目前只是意向谈判阶段,具体合作还没确定。

这样一来,优胜教育上市圈钱的希望算是破灭了,这恐怕也是加速陈昊决定跑路的导火索。

风波背后的消费骗局内核

其实优胜事件并不是个例,教育培训机构停业、倒闭或跑路的消息一直以来都层出不穷,我们看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大部分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过于急躁了,往往把教育压力转化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盲目认同,容易冲动消费。

当然,这其实也不能全怪家长掉以轻心,这种预收费模式的套路本就很深。

【先收费模式下的客户高风险】

优胜采取的预收费模式,在线下实体消费行业十分常见,和健身房、美容机构等的充卡模式一样。

机构提前收取了课时费方便充裕现金流,家长提前一次性预付较长时间周期的课时费可以比短期更优惠,这看似是个“双赢”的交易,但实际上呢?

本应该等到课程结束,才能允许优胜方使用的课时费,通过预付的模式却相当于家长给了优胜0息贷款的便利。

不仅0息,而且风险家长自担。

要知道教育机构行业竞争激烈,往往需要通过急速扩张师资力量、扩招学员,来促进下一轮的资本扩张。

所以,优胜会提前动用收取的预付课时费的几率非常大。

一旦优胜教育学员招收的速度没能跟上机构数量扩张的速度,就很容易出现资金周转困难。

一旦优胜的资金链断裂,发生跑路,那直接遭遇经济损失的必然是广大家长用户了。

【贪小财吃大亏的预付费用户】

充1万送2000,表面看好像确实很划算?那你最好算笔账再下结论。

本来你可以把,1万放在银行,最低4.5%的年化收益率

,一年怎么也能赚个450。

但现在,你等于免费借给了机构,假设机构拿着这个钱去放贷,利息最少也有8%,一年机构最少赚800。

所以,最终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给你的那点优惠还不是你免费提供的巨大利益里的九牛一毛。

况且,先交了钱,却不一定每节课都会去上,就像你办了健身年卡但并不会每天都去一样,这其中的客户沉淀资本,对机构来说又是一笔好收入。

这还没完,更套路的是一般充值业务,客单价会从几十块钱一下子提高到几千块钱,是每个商家梦寐以求的。

充值还提升了客户留存率,也就大大降低了机构的获客营销成本。

(注:客单价是指每一位用户平均购买商品的金额,客单价也即是平均交易金额。每个商家都在努力提高客单价。)

行为经济学的终极套路】

从行为经济学角度来说,充值消费时,因为是【沉淀成本】,客户会产生充值金额不要钱的错觉:

当你一次预付一年的课时费后,这笔钱在你心里就被定义为了专门用于孩子教育提升的消费账户。

所以每次孩子去上课的时候,你并不会体会到花钱的痛苦。因为你使用的已充值的优惠价课时费,是很划算的。

然而,这种营销的本质其实是:掩盖成本的假投资。

让消费者误以为他们是在为将来的消费做投资,进而忽略当下付出的成本。

研究表明,预付款充值模式会增加消费者的消费次数和金额。

就是为什么线下实体行业为何如此热衷于引导客户充值办卡的根本原因。

所以任何情况下,冲动消费不可取。

而优胜这样的教育机构,利用客户“占便宜”心理之余,还利用了家长对孩子的爱,险恶加倍。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可以理解。

但为了避免优胜类似的惨剧再发生,在为孩子选择教育培训机构的时候,

以下几点可一定看准后再交钱:

1、在交费前,实地考察机构是否具备相关营业执照、办学许可证等相关办学资质。条件允许的话试听也很有必要。

2、签订合同时,提高风险防控意识,注意合同中是否有不合理条款。

3、按照国家要求,培训机构只允许收取3个月的学费,超过这个时长都是违规行为。

4、交完费记得保留合同、缴费凭证,要一份培训机构的证照信息,这是对自己合法权益的保障。

为孩子的教育投资无可厚非,但辛苦赚的钱也要好好守护。节流治标不治本,努力开源是王道。

相关阅读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