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跌去2000亿!史上最严“禁酒令”要来了?市值消费资本
原标题:茅台跌去2000亿!史上最严“禁酒令”要来了?
茅台再次来到十字路口?
1
2000亿灰飞烟灭
压力来到了茅台身上。
国庆节后,茅台股价波动剧烈。节后开盘第一天,其跌幅就达到4.62%。紧接着茅台进入连跌模式,不到10个交易日里,已经跌超10%,市值蒸发了2000多亿。
遥想今年3月1日,茅台的股价盘中还有1860元/股,时至今日,已经来到了1648元/股,跌去200多块。
如果把时间再拉长一点,2022年以来,茅台股价已累计下跌近20%,市值蒸发近5000亿元。
短短大半年时间,一个中石化给跌没了。
展开全文
出现如此大跌,难道是茅台业绩不好,滑铁卢了?但翻开茅台近期发布的三季报,业绩似乎不错。
10月16日,茅台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71.6亿元,同比增长16.77%;净利润约444亿元,同比增长19.14%。
这什么概念?前三个季度净利润444亿意味着,茅台每天能赚——
1.6亿。
单看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95.43亿元,同比增长15.61%;净利润约146.06亿元,同比增长15.81%。有媒体甚至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这是茅台登陆资本市场以来最漂亮的一张季度成绩单。
更巧的是,就在前几天,东方财富Choice发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企业市值排行榜,茅台以2.35万亿元的市值超过腾讯,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企业。
这就有意思了,业绩出色的“中国股王”,为何却遭遇连连大跌?
2
“禁酒令”
大跌之前,茅台也曾经历过大涨,从起伏的K线中就能看到这一点。
涨多了会下跌,这是资本市场一直以来的规律。但茅台这波下跌更直接的原因,还在于一个传闻。
数天前,一张照片在网络上流传,照片不大,但里边释放的信息很重磅——
禁酒令。
传闻显示,这份所谓的“禁酒令”主要面向公务系统,重点在于从严整治“吃饭一千块、喝酒一万块”“甲方喝乙方,上级喝下级”等消费现象,希望借此减少人情消费,杜绝公款宴请,消除腐败现象。
▲图源网络
正是这样一份“禁酒令”里,多次出现茅台的名字,并将其列为禁酒目标。
当然,这份号称史上最严的“禁酒令”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证实,真实性还有待观察。但如果它是真的,茅台显然是最受伤的那个。正因此,嗅到风声的资本,先跌为敬。
但这应该也不是空穴来风,这两年来,全国很多城市都出台过“禁酒令”——
河南南阳:工作日24小时禁酒,抽查需随叫随到。
江苏南京:全市公安机关在编在职民警,工作日一律禁止饮酒。
甘肃环县:工作日八小时外一律禁止饮酒……
说起来,茅台不是第一次受到“禁酒令”的影响。
时间回到2012年底,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禁酒令”也随之而来。高端白酒被媒体和社会各界集中火力痛批,整个白酒行业一夜之间进入寒冬。
受此影响,茅台遭遇了酒价和股价的双重腰斩。雪球上有人曾做过统计,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茅台13个月的跌幅达到68%。飞天茅台的市场单价也从一度高达2300元/瓶跌到850元/瓶。
后来,时任茅台董事长袁仁国直言——
是反腐拯救了茅台,茅台的公务消费占比由之前的30%以上降到不足1%,已经成功由公务消费转向大众消费。
这个数据的真实性咱无法求证,但茅台主要是谁在喝,大家心里应该有数。
3
神话背后的灰色一面
在如今的资本市场上,茅台已然成为一个“神话”。
从五粮液手中接过高端白酒头把交椅后,茅台拢共经历了三轮牛市,分别发生在2000年-2007年、2008年-2012年、2015年-2018年,历经三次浮沉,茅台在曲折中爬升到了如今的高度,牢牢坐稳了“王位”。
但神话背后也有灰色一面。茅台集团是贵州省国有企业,茅台的高管既是贵州的官员,又是茅台集团的打工人,是没有股份的。所以,哪怕茅台再赚钱,市值再高,他们注定很难实现高薪。
但另一方面,茅台高管手上,又掌握着很大的权力。
一瓶茅台,出厂价只有969元,批发价却超过3000元,批发价是出厂价的三倍。
对于茅台的经销商来说,如此巨大的差价也意味着极高的利益空间,有茅台经销商曾告诉媒体,由于茅台酒的严重紧缺和巨大价格差,每多增加一吨茅台酒的经销权,就可以多赚取价差205万元,这是10多年前卖茅台酒获利的10倍。
巨大的利益之下,权力寻租开始蔓延。例如此前出事的茅台高管乔洪,就曾批条子让他人“囤酒”,其弟也曾利用他的关系拿到业务。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也梳理发现,被通报的茅台集团腐败案件中,涉事高管100%涉嫌受贿罪。
▲图源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此外,根据券商中国的统计,时至今日,在茅台集团及其子公司,甚至茅台学院,包括袁仁国共有16位高管被查处。如果算上今年被查的高卫东,那就是17个了,以至于坊间有人调侃——
韩国总统、茅台高管,都是高危职业。
其实也不难理解,当一个条子就能带来巨大利益的时候,这个条子就成了竞相追逐的金条子。手握条子的人,自然面临诸多诱惑。
4
尾声
2016年,一部名为《永远在路上》的纪录片火了,牵头拍摄的是中纪委。
在这部8集的片子里,频频出现的,除了幡然悔悟的落马大员,还有茅台——
有人把茅台倒在矿泉水瓶里喝;
有人在家滴酒不沾,却在饭局上“只喝年份茅台”;
还有人,一顿饭能喝掉8瓶茅台……
更猛的场景,出现在央视播出《国家监察》里,有位落马大员家中堆有4000多瓶茅台,出事前倒进家中下水道以销赃。
看到这些,任何一个人都明白,茅台不仅仅是一瓶酒,还意味着很多其他的东西。
在中国,圈子文化根深蒂固。有圈子就有局,有局就必须要有酒。没有酒,怎么能有酒后吐真言?怎么能有酒后办大事?怎么能有酒后吹牛皮拉关系?
在这一刻,酒是情绪的放大器,是矛盾的润滑油,是感情的升温剂。
而几千块一瓶的茅台,让这一切进一步升华了。茅台一开,面子、里子、票子都有了。
看懂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为什么LV、Dior、宝格丽、轩尼诗白兰地等加在一起都卖不过一瓶中国烈酒。
因此,如果真想打破茅台高管的“魔咒”,除了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和消除“价格差”之外,最重要的是,给茅台来一场“祛魅”,让它走下神坛。
否则,它将永远在灰色阴影下担惊受怕。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