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资深操盘手的良训:选股之前只需悄悄的看一眼成交量就够了(高手选股就这一招)
现实交易中,我们是不是经常见到这样的人,一旦谈交易的大道理,口若悬河,名人名言能倒背如流,名人的交易传奇能说上三天三夜,但是一到实际中,账户是绿色的,资金还在不断下滑。
为什么股票市场中很多人屡败屡战,却又屡战屡败?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总是把交易的大道理停留在口头上,常常是只见口号,经典书上的大道理都是对的,你也许能背诵很多交易的至理名言,比如“顺势而为”,“先生存,后发展”,“风险第一,收益次之”,“像像断臂一样止损”,等等,太多太多了,在当时而言,你认为你明白了他们的真正含义,你相信只要你照这些名言去做,你就能盈利。可实际上,你背的大道理再多,滚瓜烂熟,倒背如流,你依然亏损。道理不难,因为每一个大道理的背后,都隐藏了很多细节,而操作却依赖于各种细节,包括何时该准确入场,什么点位应该止损,什么时候该离场,这些都是很细节的问题,大道理是不会告诉你的,特别对于高杠杆的股票而言,时机尤其重要,两三天的差距,就可以使你翻不了身,而这些都需要你在细节上思考清楚,而不简单地背大道理就行了。
就如同大学的时候,在商学院上课,讲的什么如何管理、如何营销,如何经营好一个企业,等等,大道理很多,听起来蛮有道理,也很符合逻辑,但是当你真的去管理企业的时候,你会发现,大道理解决不了许多细节,大道理懂的再多,你的企业依然倒闭,依然亏损,管理一个企业,需要方方面面的细节,这些细节需要你在实战中去积累,去思考,去不断改善。
等到你把握了大道理背后掩藏的许多细节后,那时候你才会恍然大悟,“哦,原来道理是这个意思”,否则你站在当时,自认为理解了大道理,其实还是没有理解透,还是片面的认识,所以即便你背熟了大道理,你的交易依然惨不忍睹,只有你解决了这些背后的细节问题,你才能真正明白这些大道理并不一定就是正确,他们的正确,是需要合理的背景、条件,你才能有针对的策略应对,此时,你才能真正理解这些大道理的适应环境、假设条件,也就悟透了这些道理。
成交量背后意味着什么?两重特性,透视成交量
世间万物从来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有阴就有阳,有男人就有女人,有上就有下,有胜就有败,有买就有卖。成交量是指一个单位时间内某项交易成交的数量。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具有双重属性,即成交量的二重性。成交量的二重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平衡买入与卖出
成交量是一种供需表现,有买必有卖,有卖必有买。成交量是买卖双方平衡的结果,每一笔成交一方面满足了买方的需求、另一方面满足了卖方的供给。买卖双方交易的数目一致,价格一样。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旦碰到绿色的大成交量,就会有分析师说什么“冲高回落”或“资金出逃”;一旦碰到红色的大成交量,就会有分析师说什么“资金进场”。其实这些都是有失偏颇的看法。
成交量的红色和绿色的借鉴意义不大,成交量的大小才有借鉴意义。如果当天收市价比当天开盘价高,就显示为红色;反之,如果当天收市价比当天开盘价低,则显示为绿色。成交量的大小仅仅表示买卖双方对价格的认同程度。买卖双方对价格的认同程度分歧较大,成交量会较大;买卖双方对价格认同程度分歧较小,成交量就小。
比如,在下跌过程中成交放大,既说明有很多卖盘,也说明有很多买盘,只是卖盘的力量更大。不过,这一现象并不意味着后市将延续长时间的跌势。如图2-2所示,2007年的"5.30",上证指数出现连续重挫,虽然有汹涌的卖盘,但也有买盘进行了较为积极的承接,结果跌势仅持续4个交易日便开始回升。相比之下,在2007年10月16日创出历史高点6124点后的次日,大盘开始下跌,成交量却呈现逐日缩减的态势。尽管下跌没有放量,但仍形成了顶部。因为下跌过程中缺乏买盘承接,表明资金对后市悲观,不愿进场接最后一棒。
同样,对某只股票而言,放量上涨,或许是机构在套现,中小投资者在积极买入;放量下跌,也可能是散户在争相出逃,机构在悄然吸纳。所以,仅仅根据成交量的红色和绿色,难以作出机构是在建仓还是在出货的判断,即不能以红绿作为判断主力出逃和买入的标志。
2,展示恐惧与贪婪
贪婪与恐惧是人类的天性。谁都会贪婪,谁都会恐惧,而恐惧和贪婪极大地影响了投资者的情绪,也是投资者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对此,大多数投资者心知肚明,但仍知错而难以更改。其实,人们最贪婪的时候,一定是最危险的时刻;人们最恐惧的时刻,一定是最有机会的时候。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克服这种心理障碍,这是我们获胜的前提。
人性的贪婪与恐惧,有时可以通过成交量的多寡彻底体现。
如图2-3所示,南玻A从前两个高峰回落后,在A处股价缓缓上升,成交量急剧放大,这是错过前期高点的投资者疯狂买入的结果。他们期待着股价再次创出新高,这是贪婪的成交量。
图中B处的暴跌,一下子打乱了追涨买入者的阵脚。他们被跌懵了,以为世界末日就要来临,于是不计成本地卖出,将成交量放得很大,这是恐惧成交量。
图中C处的五连阴,成交量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此时很多投资者还没有从B处的暴跌中缓过神来,再次惊慌失措地抛出,这也是恐惧成交量。
通常,股市投资人可分三类,即先知先觉、不知不觉与后知后觉。第一类是煽火者,他们在股市萎靡不振时买进股票,使供需关系逐渐转变,在股市达到最高潮时悄然出货;第二类是实践者,即在股市呈现好景时买进股票,在大势转坏时卖出股票,这类投资者也并不多;第三类是最有悲剧色彩的,他们在股市达到最高潮时抢进股票,在最低潮时卖出股票,人性的恐惧与贪婪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3,统一动态与静态
静态与动态是事物的两个方面,也是我们思考问题的两种角度。
静态思维着眼于客观事物运动过程中的相对静止状态,它要求人脑思维运动和事物存在的静止状态保持一致,是一种习惯于从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去观察、研究问题、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动态思维则着眼于事物发展的趋势,它要求人们坚持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是一种运动的、调整性的、不断选择优化的思维,其根本特点是变动性和协调性。
成交量是反映市场主力动态的窗口。对成交量的分析,我们不能停留在静止状态,而应着眼于动态的生成。如果仅从静态的观点看成交量,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请看图2-4和图2-5,相同点是股价在暴跌后转而横盘窄幅震荡,然后某一天突然出现放量涨停。
但是,放量涨停之后,两者的走势迥然不同:图2-4所示的永泰能源继续横盘,而图2-5所示的中储股份却震荡上行。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两者形态相同而结果迥异?
我们可以从动态的分时图找到答案。
如图2-6所示,2013年7月11日,永泰能源早盘放量涨停,但中间涨停多次被打开,这是主力拉高出货的常用伎俩。只要仔细想想就能明白,主力让你想买多少,你就能买多少,难道这不是拉高出货而是建仓吗?
如图2-7所示,中储股份中午发动突然袭击,直线拉升,下午涨停后一直没有打开,使得对后市看好的投资者没法买入。很明显,主力不想帮人抬轿子,所以股价还会继续创新高。
密集放量代表什么?
在股价展开短期或中期连续上攻的走势中,日K线图下方成交量经常会出现密集放量的量能堆积形态,这也是表示股价走强的信号形态之一。通常日K线周期中出现这种密集放量的K线组合,股价上涨力度都比较强势,而且行情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一旦这种密集放量形态形成,成交量回归常态时,也代表着股价上涨阶段很可能就此结束。
一、密集放量时加速上涨
如图3-9,中青宝(300052)。该股在2013年第二季度开始后表现十分强势,不但没有受到大盘下跌的影响走弱,反而持续走强,成为当时市场中一只引人注目的黑马股。从为期3个月的中长期上涨趋势来看,在股价上涨前期,成交量虽然也在逐渐放大,但是上涨力度较弱,而且单个交易日的幅度不大。
当股价进入图中所标注的区域后,成交量逐渐且持续放大。此时股价上涨幅度也有所增加,形成了一个成交量密集放大的区域。当成交量出现密集放大的情况时,股价通常会表现得十分强势,不仅稳步上行,而且涨幅逐渐加大,是标准的主升行情。投资者在选股时,也应该重点选择这种密集放量的个股进行投资。
操作策略一:当前期放量小涨后出现放量大涨,可以短线介入。
操作策略二:当前期放量小涨后出现放量加速上涨,如这种放量持续2-3个交易日,且没有出现难以超越的天量情况下,可以轻仓短线介入。
这种密集放量区域通常会支撑股价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加速上涨。不过由于控盘主力的投资目标以及资金实力不同,这段密集放量区域的持续时间和拉升高度也会有所不同。密集放量结束时,很可能就是股价即将见顶转为下跌的信号。
二、密集放量后缩量下跌
如图3-10,英飞拓(002528),该股在2013年3月出现密集成交区域,在成交量密集放大的途中股价连续上涨,表现十分强劲。但当密集放量区域接近尾声时,可以发现密集放大的成交量开始逐渐萎缩,这也是密集放量形态结束的典型特征之一,随后股价开始出现连续性的强势破位下跌。
当我们在密集放大区域形成之前或者形成过程中已经介入持仓的话,一旦发现成交量密集放大区域中出现成交量连续2-3个交易日萎缩的情况,也应该随着逐渐萎缩的量能进行减持,或者暂时离场观望。
三、密集放量后天量见顶
如图3-11,三元股份(600429),2012年12月,该股出现了一段成交量密集放大的区域。在该区域中股价连续大幅度拉升,两个交易日成交量创下顶天立地的天量。后期虽然也在放量,但是始终无法对其形成突破,结果这段成交量密集放大区域仅仅维持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结束了。
这种密集放量形态在股价启动时十分常见,但是需要注意的风险也比较多。这里大家需要记住这些风险的特点,以便很好地控制风险。特点一:不论在任何成交量形态下,只要出现天量,都可能是阶段性见顶信号。
特点二:密集放量阶段股价的涨幅不可过大,K线实体不可过长。如果涨幅过大,将会形成技术背离或成交量过大等情况,那么这段密集放量区域维持的时间就会很短。密集放量区域中,股价涨幅最好维持在6%以内,这样才能使密集放量区域长期持续下去,而且股价的累计涨幅会更大。
四、密集放量后底部起涨
若个股在价格底部出现了密集放量区域,通常是底部起涨信号,放量将引领后期股价出现中期或长期的上涨行情。
如图3-12,卫宁软件(300253),2013年5月初,股价结束了长达10个月的底部盘整,在逐渐放大的成交量推动下震荡反弹突破前期高位。虽然起涨期间成交量密集放大,但股价上涨幅度较小,另外所有均线系统已经逐渐形成整体的向上趋势,而且成交量形成了连续十几个交易日的密集放大区域。
当这段密集成交区域形成后,量能变化平缓,并没有持续放大,而是略有萎缩。但股价并没有因此出现调整,而是出现了加速上涨走势,且保持了几个月的中期上涨行情。这种底部缩量上涨是比较明显的量价关系特例,后面会重点讲解。
从卫宁软件的K线走势图可以看到,当底部出现了密集成交区域时,对于股价后市走势有很重要的研判作用。尤其是符合以下几个特点时,将是很明确的底部起涨信号。
特点一:底部出现成交量密集区域时,其中不可出现天量。
特点二:底部出现成交量密集区域时,股价上涨幅度不可过大,否则可能是短线的突击性上涨行情。
特点三:底部成交量密集区域形成后出现缩量,股价不但没有形成调整,而且在缩量的情况下继续走强。
买点一:底部出现密集成交,而股价累计涨幅不大,且均线逐渐向上分散,形成整体多头排列形态。
买点二:底部出现连续的放量且持续2-3个交易日,若形成密集放量区域,可以部分建仓。若后期股价大幅拉升,则以短线套利为主。若累计涨幅不大,可以继续持股待涨。一旦启动主升行情,可以适当加仓。买点三:底部密集放量区域形成后,若成交量萎缩,价格继续上行且有加速趋势,可适当追进,以做中期趋势为主。
量价双弧形态
双弧底起涨形态
双弧底其实就是K线形态与成交量形态同时走出了圆弧底形态。很多时候我们看到K线形态出现了圆弧底走势,但是成交量没有出现这种形态,这时分析判断就会存在一定的失误风险。如果成交量与股价同时出现圆弧底形态,就形成了K线与成交量的“双弧底”,据此判断后期股价走势成功的概率,就会有很大幅度的提高。
如图3-1,人民网(603000)。在2013年3月到5月这段时间的走势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K线形态以及成交量形态双双出现圆弧底走势,随后股价开始上涨。成交量圆弧底形态拆分来看,其实就是简单的回落下跌一底部企稳一逐渐回升一加速上涨4个阶段的演变过程;这四个阶段组合在一起,就是一波完整的双弧底行情。
双弧底的行情属于缓慢上涨的行情,不像V形探底这种急速行情来得凶猛。双弧底形态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短则一个交易月,长则数月,所以比较适合中线投资者应用。其实运用方法并不难,主要要求投资者要有收盘后复盘的习惯,这样才能准确挖掘出这些形态的股票。此外还要把握好入场时机。
如图3-2,瑞康医药(002589)。下面利用这个实例来介绍一下当个股走势出现双弧底的形态后应该如何操作。市场中对于圆弧底的分析,普遍观点认为圆弧底部形成后,右弧向上运行至一半的时候买入。但是需要考虑一下,当行情走出来以后,我们怎么知道弧形的一半位置在哪里。如果形态还没有走出来,就不能判断弧形的具体位置,只能靠猜测。没有成交量的配合,很难得到准确的分析。K线的圆弧形态配合成交量圆弧形态,准确度才是最高的。
从图中可以看到,当K线出现弧形底时,成交量基本保持着一个比较低的位置。逐渐形成右弧的时候,成交量也逐渐放大,股价开始回升。
双弧底的买点在弧形底构筑完毕后股价放量回升阶段。但是不能刚刚放量反弹就急于买入。如果只是底部的一次小反弹,次日继续盘整或回落,就可能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甚至宣告本次操作失败。
为了安全起见,笔者建议当圆弧底形成后,股价连续放量反弹2-3个交易日时介入,此时右弧应该刚刚形成一半左右,这样既可以确认双弧底的有效性,还可以买在起涨点。双弧底在市场中也比较常见,推荐各位读者广泛应用。
双弧顶看跌形态
与双弧底相反,双弧顶是高位的看跌形态,通常出现在股价顶部或者下跌途中的反弹结束时。如果运用好双弧顶这一走势,实战中逃顶一定会把握得更好。
如图3-3,华星化工(002018),该股的双弧顶出现在股价长期下跌趋势中的反弹阶段,其中两个弧形顶十分明显。细心的投资者可以发现,成交量的弧形走出来的时间要比K线提前很多。没错,相信大家在股票市场中都听过这样一句话:量在价先。这句话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成交量线走出行情,然后价格才会发生变化。这也就是为何笔者建议大家一定要对成交量与K线形态进行结合分析的原因。
成交量弧形底的构造十分简单,是由放量上涨一放量上涨冲顶一缩量下跌三个部分组成的。双弧顶的成交量形态同样走出的是缓慢下跌行情,下跌需要一定时间的累积。如果投资者在双弧顶全部形成后再进行减仓或抛售,肯定会承受很大的亏损,甚至会卖在最低点。
那么如何使用以及操作双弧顶呢,下面通过例图来进行讲解。
如图3-4,中国海诚(002116),根据前面双弧顶的操作方法举一反三,看看能否发现双弧顶的操作方式。其实双弧顶的交易方法很简单,发现类似形态后,操作时主要还是根据成交量来进行判断以及操作。
通过图形可以看到,当股价还没有见顶之前,成交量已经放出了顶天立地的天量,初步给出了股价即将见顶的信号。几个交易日后,股价逐渐见顶,形成圆弧的顶部。右弧的形成,便是随着股价逐渐缩量下跌形成的,这样就得出了双弧顶形态的操作方式。
首先按照成交量分类来分析出圆弧的顶部。成交量的弧形顶出现后,如果认为股价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可以暂作减仓处理。如果求稳,可以直接平仓离场观望。当后期出现连续的缩量下跌或缩量价平,连续维持2~3个交易日,总之没能突破成交量弧形顶的情况下,都可以认为是双弧顶右弧的构筑阶段,然后据此进行相应的操作。
最后,交易的诱惑与风险之安全措施
要在交易环境中有效地运作,需要规则和界限规范我们的行为。交易中有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可能对自己造成重大伤害。这种伤害可能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大的不成比例。
为了防止可能遭到损害,需要以特殊的心智纪律与观点,创造一种内心结构规范我们的行为,使采取行动时总是关注自己的最大利益。这种结构必须存在每个人的心里,因为市场和社会不同,不会提供这种结构。
市场以行为形态的方式,提供结构,提示买卖的机会什么时候存在。但是市场结构也到此为止,以简单的提示作为尽头;此外,从个人观点来看,市场没有正式的规则规范你的行为。市场与我们参与的所有其他活动几乎都不同,甚至没有开始、中间或结束。
这种差别极为重要,对心理具有深远的影响,市场像河流一样,不断流动。没有开始和结束,也不会等待。即使市场收盘,价格仍然处在活动状态中,没有一条规则规定任何一天的开盘价必须与前一天的收盘价相同。在社会中做的任何事情都不能让我们做好适当的准备,在这种“没有界限”的环境中有效地运作。
连赌博都有内在的结构,使赌博与交易大不相同,危险也少很多。例如,如果我们决定玩21点,我们首先必须决定要下多少赌注和冒多少风险。21点的游戏规则要求我们做这种选择,如果我们不做选择,就不能玩。
进行交易时,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强迫你事前决定要冒多少风险。事实上,我们面对的是没有限制的环境。任何时候,几乎都可能发生任何状况,只有长期赢家事前会决定要冒多少风险。
对其他人来说,事前决定风险会强迫你面对每笔交易都有可能的后果都有可能亏损的现实。不管交易看起来多好,长期输家几乎会尽一切力量避免接受可能亏损的现实。
如果一般交易者没有外在的结构,强迫他用其他方式思考,就可能接受各种理由、合理化说法和扭曲的逻辑。从而使他将来从事交易时会认为交易不可能亏损,事前决定风险因而变得无关紧要。
所有赌法根据决定赌博结果的事件顺序都有特定的开始、中间和结束。一旦你决定下注赌博,你就不能改变心意,必须赌到最后。交易并非如此,交易时价格不断波动,除非你决定应该开始;否则没有开始。你希望投入多久,交易就会延续多久,除非你决定结束交易;否则交易不会结束。
不管你可能有什么计划或希望做什么事情,任何心理因素都可能发挥作用,促使你分心、改变主意、害怕或过度自信。换句话说,促使你做出怪异和无心的行为。
赌博会有正式的结束,因此会迫使参与者变成自己掌握主动的输家。如果你连输多把,除非你刻意决定继续赌下去,否则你不可能继续再输。每一把结束会促成新一把的开始,你必须掏出皮夹。然后把一些筹码放在赌桌上,主动拿出更多的资产去冒进一步的风险。
交易没有正式的结束,市场不会强迫你退出交易,除非你拥有适当的心态结构,总是以符合本身最大利益的方式结束交易,否则你可能变成被动的输家。这点表示一旦你从事的交易亏损,你什么事情都不必做,就会继续亏损。你甚至连看都不用看,你可以完全不理会。市场会夺走你拥有的一切,甚至夺走你更多的资产。
交易有很多矛盾的地方,其中一种矛盾是同时提供好处和坏处,好处大概是让我们平生第1次可以完全控制我们所做的一切;坏处是没有外在的规则或界限规范或组织我们的行为。
加上环境具有毫无限制的特性,因此我们行动时必须具有某种程度的自我约束与控制。至少如果我们希望创造某种程度的长期成就时,必须如此。我们需要有一种结构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结构像有意识的自由行动一样必须发自内心,内心正是很多问题开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