锆业龙头——三祥新材(三祥新材锆基非晶合金)
今天我们继续按照逻辑找到了一家宁德时代供应商、锆业龙头——三祥新材,这家公司业绩有望达到3年4倍的增长,复合增速50%。
1 公司历史发展和主要业务
公司前身是福建省寿宁镁硅合金有限公司,由宏光钛合金、日下研究所和永翔贸易合资成立。1996年公司第一次增资,东阳冶金获得了15%的股权。2003年、宏光铁合金和东洋冶金做了第一次股权转让。2012年公司正式改名为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公司在上交所上市。2019年公司收购辽宁华锆,主营海绵锆业务,和公司的原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
公司将业务分为三大类,电熔氧化锆、铸造改性材料和海绵锆业务。目前公司是电熔氧化锆行业龙头,产能达2.6万吨,公司在2006年已生产出品位达到99.8%的高纯电熔氧化锆,技术水平行业领先。铸造改性材料产能2万吨。子公司辽宁华锆拥有海绵锆产能3000吨,二期规划2000吨,是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工业级海绵生产企业。子公司辽宁华祥规划10万吨氧氯化锆产能已获批。公司和宁德时代合作的宁德三祥纳米氧化锆2000吨项目目前已经投产。目前公司已非公开发行股票募投特种陶瓷产能1500吨。
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7.3亿元,同比下滑3.68%,实现归母净利润0.65亿元,同比下滑21.6%,业绩下滑主要是疫情导致产品价格下滑,下游需求萎缩。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增长30%。按照业务构成来看,电熔氧化锆占比最大,20年收入5.63亿元,占比77%,铸造改性材料收入1.07亿元,占比14.6%。电熔氧化锆占比呈现逐步提高的趋势,铸造改性材料占比持续下降。
2 传统锆业和镁合金业双驱动
公司收购的辽宁华锆是国内最大的海绵锆生产企业,拥有在产产能3000吨,规划二期建设产能2000吨,根据公司数据,目前国内市占率已达60%以上,全球市占率40-50%,行业壁垒高集中度高,盈利能力也比较强。行业的下游主要应用领域为醋酸领域的耐腐蚀设备,行业的供需关系受到醋酸行业的扩产节奏影响较大。
目前从价格端来看,工业级海绵锆价格已经逐步走高。去年由于疫情影响海绵锆下游需求疲软,多数企业推迟了取消了扩产计划,导致海绵锆价格持续走低,今年随着全球经济的恢复,国内外逐步恢复了扩产计划,海绵锆价格从年初触底回升。
氧氯化锆方面,公司20年3月发行2.05亿元可转债用于子公司辽宁华祥一期2万吨氧氯化锆项目建设,后续二期规划产能8万吨,总体产能将达到10万吨。根据公司近期公告,一期2万吨产能已于2021年3月开始试产,计划5月前全面投产。公司本次扩产采用自主研发的“锆英砂直接沸腾氯化法”,其工艺生产产品在品质、成本、环保、节能等方面都明显优于现有碱熔法,根据公司测算,该工艺可降低氧氯化锆生产成本20%以上,极大提升了与同类产品竞争的价格优势。氧氯化锆国内原有产能35万吨,扩产完成后公司将超越行业第一淄博广通9万吨产能,一举成为行业龙头,
公司和宁德时代合资切入镁合金领域。2020年8月公司和宁德时代合资成立宁德文达镁铝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切入镁铝合金领域,宁德持股25%,公司持股35%。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受制于续航里程与价格的平衡,电池数量及能量密度的提升短期内均较难实现,因此对轻量化材料的需求迫切。若新能源汽车每减少100Kg重量,续航里程可提升10-11%、电池成本减少20%、日常损耗成本减少20%,因此材料轻量化成为解决新能源汽车难题的关键路径。镁合金是高性能轻型结构材料,强度高于铝合金和钢,比刚度远超工程塑料,密度仅次于碳纤维材料但性价比远高于碳纤维,具有良好的铸造性和抗震减噪能力,且能100%回收利用,用于替代铝合金以及钢产品,降低整车重量,实现轻量化。
纯电汽车的电池包重量达数百公斤,其中电池壳体是动力电池的承载件,用于保护电池不受外界的撞击摩擦而损害。原来电池壳体使用铝合金,重量达125公斤。采用镁合金材料制成的同样尺寸电池包外壳只需要60-70公斤,减重效果达50%,可以大幅降低电池重量提升汽车续航能力,且镁合金拥有更大的成本下降空间,未来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量产后,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市场测算,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高,镁合金在新能源领域的使用率提高,预期镁合金2022年用量0.38万吨,到2025年将达到8.69万吨。
3 历史股价回顾分析
公司2016年8月份上市,上市后在以下三个阶段公司的股价不同于大盘走势。
第一阶段: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这段时间整个大盘处于慢牛阶段,公司股价却持续下跌,从最高的42元下跌至28元,跌幅达到43%,PE从174倍下跌到了84倍附近。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上市后连续大涨,估值太高需要消化估值。另一方面是2016年环保法实施及各项环保政策密集出台,铸造改性材料下游部分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铸造企业被限期整改、停业或者关闭,导致铸造改性材料下游行业的需求下降,公司全年业绩表现较差,所以股价持续下跌调整。
第二阶段: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这段时间公司股价萎靡不振,持续下跌,从高位的32元下跌至低位的20元附近,跌幅达到了30%。主要原因是疫情冲击下,锆产品价格大幅下滑,下游汽车、铸管产业产量整体下滑导致铸造改性材料销量下降,年度毛利率由31.37%下滑至26.19%,全年业绩负增长,PE从52倍调整至42倍。
第三阶段:2021年7月至今,公司股价持续上涨,涨幅达到了80%。主要原因是锆产品价格触底反弹后持续上涨,公司加速扩产,布局镁合金打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未来几年预期业务高景气,估值业绩双提升,PE也从40倍到了65倍附近。
总体而言,未来公司业绩进入高增长阶段,2021/2022/2023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1/1.5/2.2亿元,同比增长54%/51%/46%。业务从传统的锆产品切入镁合金,其估值也会得到大幅提升,拥有一定的潜力,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