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黑科技有哪些?如何看待食品添加剂?专家报告来了!(食品添加剂的真相)

由:sddy008 发布于:2022-10-05 分类:股票知识 阅读:123 评论:0

顶端新闻记者 白刘阳/文

9月24日上午,2022中国食品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作为第五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的重要分会,论坛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做了题为《大食物观与食品创新》的主题演讲。

食品人使命:依靠科技创新,把珍馐美味变成日常饮食

一条鱼的吃法有多少?大概无法确切的统计出来。在国外,生腌、刺身、熏鱼等各种吃法,在国内,糖醋鱼、臭鳜鱼、酸菜鱼、清蒸鱼、红烧鱼各种吃法更是数不胜数。

现在,又有了鱼罐头、鱼水饺、鱼肉火腿肠等各种制品。这些都是不断提升的科技手段,为我们的餐桌做出的贡献。孙宝国说。

以前,在食物匮乏的年代,人们是有什么吃什么,未来一定会变成吃什么有什么。食品界的使命,就是要依靠科技创新,把古今中外的美味佳肴变成亿万人民的日常饮食,过去的、现在的、国内的、国外的,只要好的我们都要研究。

食品科技就是要为大家提供更多的选择,这也是践行大食物观的应有之义。

基于这一点,他认为,必须要拓展食物的来源渠道。

我们要从原来的紧盯着18亿亩耕地红线,拓展到整个的国土资源,森林也好,草原也好,湖泊海洋也好,都是我们食物的来源。

另一方面,要从农业领域拓展到高新技术领域。他举例,脑黄金以前是从深海鱼当中提取出来的,现在经过研发已经可以通过生物发酵的方法来生产。此外,还有很多的食品原料,未来都可以依靠现代高新技术来得到。

第三个方面是要从国内拓展到国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的食物供应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必须将获取食物的渠道扩展到全球。相应的,中国的食品企业一定要走出去,把原料生产基地放到国外,靠自己的技术,用当地的人力物力来生产产品。

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植物基人造肉、细胞培育肉……食品黑科技面面观

食物从何而来?在大部分的认识里,主食、蔬菜、肉蛋奶,大都离不了种植业和畜牧业。实际上,随着科技手段的突飞猛进,食物原材料的生产制造早已不仅仅局限于这两种渠道。

在主食原料创新方面,许多传统的主食产品被加工成了新的模样。

比如,用马铃薯为原料制造的马铃薯粉,目前已经成为许多蛋糕、烘焙食品,甚至馒头的制作原料。

再比如糯玉米,以前糯玉米的产量很低,现在经过育种专家的努力,糯玉米的产量已经和普通的玉米相差无几。因为糯玉米淀粉含量较高,因此用途十分广泛。粽子、年糕等以往需要糯米制造的食物,现在已经可以用糯玉米代替。

更加神奇的是,现在已经研究出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孙宝国表示,这项技术一旦工业化以后,至少能节省超过90%的土地和淡水资源,未来将会对我们的食品工业产生巨大的意义。

在肉制品方面,更多人工合成手段正在成为现实。

比如植物肉。近几年,通过植物蛋白加工成的植物肉,已经逐渐进入到了老百姓的餐桌。不过限于技术问题,目前还无法完全还原肉类的口感和风味。

再比如细胞培育肉。细胞培育肉技术是指利用细胞培养工程和组织工程等技术,在体外培养动物肌肉组织作为食用材料的技术。

细胞培育肉将来一定会走进中国老百姓的餐桌上,时间不会太久。现在必须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为细胞培育肉走向市场提供法律依据。孙宝国说。

此外,还有细胞培育乳技术,以及一些荒年充饥食物健康化转型技术,都在研发当中。

食品科技界要跟餐饮业紧密的结合

当前,餐饮行业面临三高一低(即房租高、人力成本高、食材成本高、毛利低)的现状。因此,餐饮行业迫切需要压缩后厨,提升运营效率,这就需要食品科技界为餐饮行业提供更多的预制食品,包括预制菜肴。

预制菜最大的一个优势,是它会大大降低菜的成本。这几年预制菜应该说是方兴未艾,未来5年预制菜会发展成为一个万亿的产业,我们食品科技界要助力中国预制菜产业的提升。孙宝国说。

但是,他同时认为,预制菜现代化不能靠人海战术。现代化食品工业不是把锅做大,也不是把厨房变大。10个大厨炒出来一大锅菜没有多少意义,做一口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大锅同样没有意义,关键是把人工的操作变成智能控制。预制菜要用炒菜机代替炒菜锅,用科技代替人工,要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

这一点上,孙宝国认为,河南的水饺生产企业做的非常好。

2005年,一个车间2000多工人,一个工人一天要包6000个水饺,到了2020年,整个车间实现了无人生产,手艺变成了工艺,进而上升到科学,人工操作变成了智能控制,这是我们未来要努力的目标。他说。

另一方面,他认为预制菜的核心是风味。未来预制菜想有长足发展,其风味一定要超过一般厨师的水平,要向高级厨师的水平来看齐。

现在我们预制菜的风味已经越来越好,未来肯定会更好。孙宝国认为。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不能妖魔化添加剂

我们要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科普,让大家对食品添加剂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真正意识到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就没有我们的美好生活。在谈到食品添加剂时,孙宝国着重强调。

食品界有一句话,叫风味是食品的灵魂。任何一种食品如果它的风味不被消费者所接受,它的市场就不可能做大。

但是,风味与健康不能相对立,要相得益彰。这一点,孙宝国提出是三个标准。

首先,减盐不能减咸味。盐是百味之首,好厨子一把盐,民间很早就有这个说法。怎么把盐减下来,同时又不减少咸味?答案仍然是依靠现代科技创新。

现在我们从香菇当中研发出来的咸味菜,可以把盐降下40%,同时保持它的风味不变。

其次,减油而不减香味。油是香味的重要来源,也是重要的产能元素。

我们前几年研发的通过脂肪调控来提升肉类的特征风味,可以把脂肪的用量大大的降低。我们现在也在研发通过脱脂乳调控,把剩余的脂肪蛋白质变成风味物质,可以达到脱除60%的脂肪,而保持它的风味不变。

第三个,减糖不能减甜味。不是糖不好,是吃多了不好。 我们要研发蔗糖的替代品,比如说木糖醇、D-阿洛酮糖等,这些都属于天然的代糖品。

最后,孙宝国再次总结,大食物观的核心是多元化,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每位营养健康和文化需求。人类对美味的喜好是与生俱来,不断变化,永无止境的,为食品争相提味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