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10小结:大港股份股票挺进,日出东方股票套利!
新的小结用新的章法来记录吧,原来的格式不太适合了,目前没必要天天公布自己的买卖记录,也没必要硬性分段了。
所以我打算把对盘面的看法以及基于此引发的其他一些感悟,还有生活扯淡揉在一起记录。
至于我自己关注的和做的哪个票会体现在标题和正文里,但就不单独列出了,免得引导大家陪我一起割肉。
既然完美主义是创作力的杀手,那就用胡日鬼的一气呵成写法来。
目前应该不出意外的话,都在看大港股份股票(002077股票)比较多。
毕竟是个连板情绪票,前几个也都是被来回爆头的角色,目前它攻击力最强走突破,日K超预期。
且从周期角度上看也最容易成为这一阶段领头羊,没叠加太多同身位互卡的,自身也是芯片概念,还有大哥的席位溢价,以及昨天的换手板等等等等因素,预期还是比较高的。
所以这两天我也在搞它,今日也是反手再打了一板,同时也在日出东方股票(603366股票)里穿梭。
昨天就持仓这俩票收盘即可以预见的是今日都会有不错的溢价,再不济,都会给红盘出局的机会,那就继续做,因为安全垫+走势良性,依然强。
这里需要记录的一点在于,大港股份股票目前已经出现一些独立逻辑了。
从一些细节就可以看出,比如昨天,即8.9一大早开盘,其实芯片板块等硬性环境(我自己的理论里把大盘、超跌、板块等指数类称之为硬性环境)并不好,甚至是下砸的,而大港股份选择高位震荡,算是扛过去了一天,期间我也一直在观察,后来如期走了个换手板,平稳度过,日K上也体现出逐步的微增量态势,今天如果软硬环境都好,其实是存在一字可能的,虽然这个可能性比较低。
龙头就该是抗压的,引领的,这些东西我会再总结另起一文单独弄,其实和大多数人得到的结论一致,多盯着龙头看,多做,自然就会得到一样的结论的。
如果顶一字会特别依赖于环境,在我自己的理论里看来(说理论这个词可能大了点,但确实是我这一年里憋出一套理论),针对于这种从底下连板冒出头的连板票,还是非常依赖于环境的,我把这类票叫下浪票。
那么如果想要持续续命,就必须向上去主动迎击一次分歧,然后再说别的。
所以,今天如果再走个换手板那就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种票最怕的就是过于一致,反而会更快迎来分歧。
可以参考九安的第一波的几个一字板。
但事物总是辩证的,几个一字过后,是否续命,那么再重头捋一遍这思路,越往上独立性越强。
草,这些东西就是绕,但其实就都那样。
这段时间我自己做的6开头的沪市票比较多,具体是为啥,其实也说不清楚,就是感觉0开头的票阻力大,6开头的做起来更顺手,属于一个偏好周期的问题,每个阶段的偏好都不同,需要临盘感受。
有点像李晓龙说的逼water my friend这种意思,其实这又是个哲学问题了。
那么这个哲学问题就在于,从自身来说,模式化选手和天赋型选手中间的那个最合适的区域。
这个我觉得可以又另起一篇文单独记录了。
这里说下我的看法:
偏固化的模式化选手,是必然活不长的。
纯天赋类选手跟着感觉临盘做的,基本上也都是神经刀。
职业化选手应该是介于这二者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的舒服的位置,从而保持松紧合适的一致性。
具体点说,自己的体系内应该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市场和自己的经验做决断。
这不是放飞自我,而是更尊重市场,资金选择,以及自己的经验和能力。
否则就是带着枷锁和市场硬磕,我相信这句话会启发到很多人,尤其是被模式卡死的人。
最后是关于低吸、反包、首阴相关的一点话题,昨日有个以往知乎上认识的朋友和我聊了两句首阴低吸相关的东西。
其实有的东西不聊也罢,一聊发现也真的聊不了,因为脑子里是清晰的,但问题在在嘴里一掰开揉碎了讲,又觉得这东西太复杂了;感觉自己故弄玄虚一般。
因为全都是动态的,全都是相对的,如果静态叙述和归类,那情况可就太多了。
比如我自己做的这个中大力德股票(002896股票),就是来回隔日交易做了两笔,具体为什么做,一个是和模式有关,一个是和当日环境有关,还一个和日内它本身的反馈有关。
如果非要理一理,这在形态上算不算首阴低吸,应该不算,毕竟前一日没板;分时里算低吸还是半路,这应该更像低吸;算不算反包,看着算,但也貌似不算,感觉没包上去。
对吧。
总之,复盘的时候是一个结论,事后上看去又是一个结论,而盘中操作的当时绝对又是其他结论。
有些事我也嘴笨了,心里知道,但不知该怎么说,不像一年前那么能掰扯了。
总之,我觉得超短就该回归超短的本质,一笔就是一笔,即使T,即使锁仓,心里基本的交易节奏依然是隔日的,主要针对次日,在操作之前先预估好最大的上行空间。
就拿这两笔来说,其实当时的思维就是把自己个要饭的,博的是当日的浮盈空间,而不是次日溢价。
这么说是最准确的。
总之,不要套死于模式,更多是在于基于体系一致性内的应对。
很多东西就是得去感受,去应对的,很难去量化出来,毕竟都是那么多人群体交易的结果。
比如目前的巨轮智能股票(002031股票),就股性而言的话,本身就适合去不断T来T去,这不是模式问题,而是其本身阶段性股性问题,是自身的偏好周期问题。
是我们去适应它,而不是强制性用自己的东西套死在市场上。
偏好也是存在周期的,我们每个人的模式都是一种偏好,一旦套不上,怎么办?
不是转换模式,而是要适应市场。
所谓格局,不是简单的锁仓,而是让自己的框架能够根据新的情况变动,自己的视野具备更大的包容性。
吹逼完毕。
(搁笔:2022.8.10,10:25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