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价值公司100”,寻找中国好公司
一家优秀的企业,必然是价值充盈的。她不仅要有一定的规模当量和盈利能力,还必须有着积极的价值观,能够改善人的生产生活环境,能够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能够扎根过去和现在,指向我们共同憧憬的未来。
记录、探寻、发现,我们的每一次表扬和批评,都为抵达那个最具价值的核心。
为此,搜狐财经以专业的财务分析,对国内大型企业做一次全面的审视,亦将以独特的媒体视角,挖掘企业的核心价值。
搜狐财经将独家发布企业报告,并以此系列报告建立企业数据库,汇聚成搜狐财经中国价值公司100系列,筛选出有独特价值的企业。
中收大增占三成营收,“财管大战”招商银行遭“围剿”
2021年上半年,有11家银行的净利增速超过20%,它们均是银行业零售转型进程的领头羊。早在2004年便表明大力发展零售业务的招商银行,毫无疑问是一个优秀的“探路者”。在探索的道路上,招行做对了什么?又面临着哪些挑战与问题?
基本面稳固、“地产+”业务提升,融创是如何做到的?
提炼财报的核心数据可以发现,2021年上半年,融创中国销售大涨64.3%、收入上涨23.9%、每股盈利上涨8.7%,归母净利润上涨9.4%;此外,负债率持续下降,“三道红线”指标稳步改善,国际信用评级全面提升。
27年《财富》世界500强风云会,半部中国企业奋斗史
8月2日,《财富》2021年世界500强榜单发布。在今年的榜单上,起源于中国内地的非公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37家,彰显了中国经济的旺盛活力。与所有上榜的中国大陆企业一样,碧桂园也是40多年来中国经济腾飞的受益者。
解读滴滴IPO:社区团购被分拆,网约车实际抽成率11.3%
滴滴以国内出行业务、国际业务为主的核心平台GTV(平台交易总额)在2020年达到2126亿元,而其同期的总收入也达到了1417亿元。但最近三年及今年一季度,其总收入均未能覆盖总成本和费用,合计运营亏损为409亿元。
宝丰能源:去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超20%
尽管2020年受到疫情的不利影响,但宝丰能源科学防疫,积极降本增效,最终实现营收159亿元,同比增长17.4%;实现归母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21.6%。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取得双位数增长。
榄菊集团:39年创新坚守筑牢有害生物防线
2020年市场瞬息万变。疫情带来危机,也催生机遇。作为一家深耕有害生物防制39年的企业,凭借科技驱动理念、聚焦消杀主业,多品类发展助力主业做大做强,榄菊集团从“默默无蚊”到全球领先。
碧桂园:期中业绩强劲增长,多元化加速推进
今年上半年,碧桂园以3723.1亿元的全口径销售额排行榜,稳居行业首位;自3月以来,实现权益销售金额连续5个月同比增长。7月份,杨国强家族第12次入选福布斯中国慈善榜,以15.2亿元的捐赠总额位列第二位。
复星医药:医药“PE”创新转型成效几何
作为医药股中的特殊一支,复星医药发展多年来一直伴随质疑。尽管其近年加大创新研发投入,但外界仍有众多将其称为“风投机构”而非“药企”的声音。这也致使市场用脚投票,复星医药估值远落后于同类上市公司。复星医药被低估了吗?
歌尔股份:转型泛智能能否摆脱“苹果依赖症”
作为苹果产业链上的头部企业,歌尔股份的发展可谓“成也苹果,败也苹果”。2018年,其曾因消费电子市场疲软、立讯精密“抢食”、VR遇寒潮,陷入困境。2019年,歌尔又凭借“真香机” AirPods扭转困局,在一年内打了场翻身仗。
中兴通讯:跻身5G一队,手机业务“由盛转衰”
从2G至5G,历经20年变迁。作为见证者,成立35年的老牌通信企业中兴通讯曾踩中2G风口辉煌一时,也曾因战略失误、错失智能机浪潮跌落谷底。2019年,借势5G再起,中兴通讯总营收重回900亿。中兴能否重启未来?
飞鹤高增长的秘密:专属产业集群赋能品质发展
飞鹤优异业绩背后是踩准消费升级的风口,并打造了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第一个婴幼儿配方奶粉专属产业集群。扎龙湿地、飞鹤专属农场、飞鹤专属牧场和飞鹤智能工厂构筑起飞鹤的专属产业集群体系,也成就了飞鹤高品质发展之路。
芒果超媒:难撑千亿市值,还需“乘风破浪”
“背靠大树好乘凉”是芒果超媒异军突起的真实写照。作为长视频网站中唯一一家盈利的平台,其长期依赖于湖南广电的输血,然而路还是得靠自己走。在从独播到独创的转变中,芒果超媒能否继续“乘风破浪”?
小熊电器股价创新高:研发投入占比不足3%
小熊电器以差异化切入小家电赛道,积极把握传统电商红利,上市至今营收净利保持高速增长。不过,其家族成员持股比例较高的弊端,可能在企业做大后带来问题。而小家电技术含量不高、易被模仿等特点,也将成为其筑造护城河的难点。
360的掉队与重启:转战B端重构价值
2018年2月,360登陆A股,如今市值已不足当时的三分之一。一面是广告业务增长乏力、游戏业务失速,只剩存量市场;一面是智能硬件补位,进军“大安全”市场,紧追猛赶。抹去了价值虚高的泡沫,360能否开辟另一种可能性?
公牛集团:市值比肩海尔,新业务难抵周期波动
今年2月,“插座一哥”公牛集团挂牌上市。截至6月2日,其总市值达到1028亿。但公牛近三年营收增速逐年放缓,净利润受原材料价格影响波动剧烈。对于公牛而言,转换器的增长已然触顶,墙开业务正逐步扛起盈利大旗。
牧原股份:“养猪一哥”能否延续高成长性?
随着牧原股份股价走高,其实控人秦英林及家族跻身中国第四大富豪。近六年41%的生猪销量复合增速目前仍在延续,这使其在今年前5月成为A股的“养猪一哥”。但它也存在着固定资产折旧较高,多元化抗周期能力不足的问题。
智飞生物:自主产品何时重挑大梁?
过去两年,智飞生物的业绩迎来爆发,这主要源于代理疫苗的热销。2019年,代理产品贡献的毛利已超过7成,而自主产品的业绩增速则进一步放缓。尽管其在二类疫苗领域拥有国内领先的11条研发管线,但新获批上市的产品仍需市场检验。
用友网络:云转型之路盈利难题待解
2020年Q1,用友营收同比下降13.1%,净亏损2.38亿元。拖累业绩的是营收占比超6成的传统软件业务。在传统软件增长乏力、金融服务调整升级之际,用友加快云化势在必行,但何时能够实现盈利反哺仍有待考量。
蓝思科技:定增150亿,能否熨平业绩周期波动
蓝思科技上市后业绩起伏不定,归母净利润增速更是出现三正两负。但在今年一季度,其归母净利润转正至8.83亿元。在疫情还未消散的当下,蓝思又抛出拟募资150亿元的定增预案,这次它能靠下注5G、汽车电子熨平周期吗?
同花顺:重金加码人工智能成效几何?
同花顺凭借丰厚的C端流量实现持续变现,在对手转型互联网券商之时,它选择了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的发展路子。但当下,人工智能业务距离利润变现仍然遥远,C端流量红利兑现逐步放缓,其弹性高增长能否持续?
浪潮信息:服务器一哥能否告别以价换量?
2011~2018年,浪潮信息快速发展,服务器市占率近三年保持全球第三。但其毛利率、净利率基本呈下降之势。为了上马新项目、缓解资金压力,浪潮信息自2014年起累计权益类融资69.6亿元,且资产负债率一直在约60%的高位运行。
工业富联:研发占比2%,市值已蒸发2000余亿
截至3月18日,工业富联总市值回落至2700亿附近,距离历史峰值蒸发超2000亿。从转型效果来看,工业富联短期难以摆脱代工厂的属性。工业互联网于其而言,对内降本增效效果可见,对外赋能能否转化为增长动力仍有待考究。
新希望:“农牧第一股”能否穿越周期?
新希望此前多年受困于行业周期,主营业务饲料、活禽、生猪曾先后遭遇价格下行。但凭借腾飞的猪价,其去年归母净利润暴涨180%,股价接连刷新历史新高。尝到甜头的新希望,最近又不断上马新的猪场项目。这次它还能押对“猪周期”吗?
好未来的未来:加码在线教育迎上市后首亏
2013-2019财年,好未来营收复合增速达50%,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49.4%。然而,2018年,“减负令”、最严“禁补令”的相继出台让好未来这一主力业务直面政策风险。2018财年至今,好未来营收增速逐年放缓。
中国平安:低调的科技模范生
2019年,平安的科技业务总收入同比增长27.1%至821.09亿元;专利申请数累计达21383项,在金融科技和数字医疗科技领域的已公开专利申请数分别位居全球第一位和第二位。在人工智能、医疗等领域,共荣获47个国际科技奖项冠军。
立讯精密:深度绑定苹果有何利弊
立讯精密相继为苹果供应连接线、无线充电、声学等零组件,因此近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取得了高速增长。但随着其对苹果的销售额占比升至45%,风险也在悄然显现。深度绑定苹果利弊几何?在苹果产业链之外,它又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新东方转型之路:K12生源占比近9成
营业成本与日俱增,新东方的费用开支也居高不下,由此导致近两年净利润率连年下滑。对于不再年轻的新东方而言,快速发展的红利期早已消逝,抓住在线教育的下半场,开辟新的利润曲线,才是当务之急。
迈瑞医疗:对决国际医械巨头战况如何
近三年,迈瑞医疗的营收复合增速、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19.7%、59.9%,研发投入占比平均为10.8%,与国内同行相比均属于较好水平。但除监护仪外,其主力产品麻醉机、灯塔床、超声仪近年在国内高端市场的竞争力仍逊于国外品牌。
B站"破圈"如何取胜:非游戏收入比重已占5成
直播及增值服务、广告和电商业务俨然成为B站商业化之路上的明星业务,2019年Q3非游戏业务占比已达到50%。多种变现模式背后是B站独特的内容生态体系。但B站仍未实现盈利,2019年前三季度B站已累亏9.16亿。
药明康德:借工程师红利崛起,高估值成色几何
近三年,药明康德营收、扣非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5.3%、105.4%,但其扣非后的加权平均ROE呈逐渐下滑之势。国内的工程师红利是药明康德崛起的关键因素,但与国外同行相比,其人均产出仍有待提高。
波司登离加拿大鹅有多远:羽绒服一年提价30%
最近三年,波司登营收、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增速分别为21.5%、51.7%。它的复苏主要缘于战略归位,一是聚焦羽绒服主航道,二是重塑品牌形象。但波司登毛利率仍比加拿大鹅少将近10个百分点,提升品牌价值乃当务之急。
柳传志治下的联想控股:财务投资占4成净利
上市以来,联想控股实现了收入、净资产的稳健增长,但其盈利能力仍需改善。2018年及今年上半年,其归母净利润均同比下滑。目前,联想控股仍处在收入依靠联想集团,利润仰仗财务投资,且利润易受资本市场影响的状态。
海底捞:市值2000亿,见顶了吗?
近期海底捞市值突破2000亿元。依靠渠道下沉、大量开店和成本管控,海底捞营收增速达60%,净利复合增速超80%。然而,翻台率下降、单店营收下滑、净利率减少,无一不瞄准了其伸手可及的天花板。海底捞仍需开辟另一条道路。
安踏:市值位居全球同业前四,七年分红百亿
最近十年,安踏收入、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增速分别为17.9%、16.4%。由分销向零售转型,使其率先走出2012~2013年的行业调整期。对旗下FILA业务进行一系列的变革,则令它抓住了运动服饰市场从功能性向时尚性转移的风口。
爱尔眼科:一例近视手术赚八千,筑造眼科王国
自2009年上市以来,爱尔眼科营收、净利润复合增速超过30%,市值由上市初的69亿增长至近1200亿,一骑绝尘成为名副其实的“大白马”。最近四年,爱尔眼科以标准化方式、流水线式复制眼科医院,将网点规模由四十余家扩张至300余家。
海天味业:3000亿市值酱油股如何酿成?
消费升级年代,主攻中低端市场的海天味业走出了不同的增长路线。2009-2018年,海天味业营收复合增速为16%,净利润复合增速达22.4%。近日,卖酱油的海天味业再次冲击3000亿市值,超过万科、上汽集团、平安银行等一众知名企业。
恒瑞医药:仿制药为主引擎,新药上市错失先机
上市以来,恒瑞医药营收复合增速达22%,净利复合增速25.8%;其股价更是一骑绝尘,累计涨幅超百倍。“高估值下泡沫几何”成为恒瑞医药长期面临的质疑,但市场一直用脚投票,将其推上了医药市值龙头位置。是什么在支撑恒瑞的价值?
潮牌李宁:净利暴增近200%,归来何以续写传奇
李宁的业绩曾一落千丈,2012-2015年连续三年亏损31.5亿。但转型“互联网+运动生活体验”提供商后,凭借创新性营销策略,在专业运动属性基础上引入潮流元素,李宁重新回归。今年上半年,李宁营收同比增长33%,净利润同比增加196%。
海尔智家:10年投资流出770亿,争夺智家新战场
在早期经历了质量创名、多元化发展和全球并购扩张后,青岛海尔近年在海外战场和高端品牌市场的表现愈发抢眼。然而,资本市场似乎并不买账。今年6月,青岛海尔更名为海尔智家,高调宣布加速进军“物联网智慧家庭生态”的决心。
海康威视:安防业务触顶,高增长能否持续
海康威视2019年上半年的业绩略显惨淡。在现有安防赛道上,凭借研发创新驱动、全产品线覆盖和商业模式革新,海康威视无疑具有绝对竞争优势。但在国内市场趋于竞争饱和,海外市场拓展艰难的情况下,其是否已触及成长天花板?
伊利股份:大单品成主引擎,一年广告费烧110亿
近十年间,伊利营收年均复合增速为14%,净利润复合增速达到29%,“安慕希”“金典”等核心大单品成为主要增长引擎。创新品类和渠道扩张背后,是力度逐渐加大的研发投入和近年激增的销售费用。受此影响,伊利的净利率已连续两年下降。
美的求变:白电老大欲转型科技集团
自2013年实现整体上市至今,美的集团六年内营收翻番,但近来其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现下滑。由于家电业增势疲软,美的不再满足于传统家电企业的定位,开始向“科技集团”转变。然而,新业务需要持续投入,也给其未来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
格力电器:空调主业一枝独秀,多元化迎拐点
2018年,格力电器总营收同比增长33%,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17%。今年一季度,这只“白马股”未能再续增长势头。长期靠空调一项主营业务撑起一片天的格力,在空调生意惨淡、多元化转型遇阻的当下,距离“6000亿销售目标”还有多远?
再登世界500强,雪松控股的底气是什么?
凭借大宗商品供应链扎稳根基,雪松控股规模不断扩大,并将产业边界拓宽至化工新材料、文旅康养、社会智联服务领域,跻身行业前列。2015~2018年,雪松控股的营收由593亿元飙升至2688亿元,连续两年上榜《财富》世界500强。
双面京东方:累计亏损62亿,手握7万专利
上市以来,京东方募资总额超800亿,获得额外政府补贴76亿,亏损62亿,“烧钱投入-亏损-继续烧钱-继续亏损”成为京东方曾经的真实写照。飘忽不定的业绩、持续低迷的股价,京东方是被低估的独角兽,还是依靠补贴堆积起来的价值泡沫?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一哥”地位是否稳固
技术研发优势、全产业链“朋友圈”和成本控制能力筑起了宁德时代的护城河。但面对新的政策环境,相比补贴退坡对全行业带来的影响,外资电池制造商的卷土重来将会对宁德时代带来直接冲击。从攻擂到守擂,属于宁德时代的时代能否延续?
吉利汽车:研发占营收4.9%,如何穿越车市寒冬
吉利汽车的历史业绩大多数时间里都与中国车市呈正相关态势,母公司吉利控股的资产注入、产品的不断迭代升级是其保持竞争力的关键。然而,在中国车市继续遇冷的大背景下,吉利汽车也未能幸免。
“AI第一股”科大讯飞:增收不增利如何突围
科大讯飞,是券商分析师眼中的行业龙头,一度被资本捧上神坛,市值飞升千亿;也曾陷入市场争议,质疑声音不断。目前,科大讯飞主推的智能硬件销售不佳,经营情况有待好转,但领先同业的软实力仍是其持续发展的最有力支撑。
“互联网”公司小米:研发占营收3%,未来谁挑大梁
经过9年沉淀,小米不仅在手机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并抢先布局loT领域,形成别具一格的生态链。智能手机、loT、新零售驱动了小米的高速成长。但手机业务后劲不足、loT优势地位面临威胁、核心竞争力模糊,仍给小米的未来带来不确定性。
美团“四面出击”:距下一个亚马逊有多远
王兴与美团的高管并不急于盈利。他们曾多次向亚马逊致敬,那是一家成立后连续亏损20年、不断投资新业务并在今年1月登顶全球市值冠军的互联网巨头。美团的基本面能够支持其成为下一个亚马逊吗?
蔚来何去何从:将直面国产特斯拉竞争
从成立到2018年末,蔚来三年累计“烧掉”172.33亿元,蔚来的钱到底用在哪里,现在手握的资金还能撑多久?面对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特斯拉国产化稳步推进以及传统车企逐渐完成新能源化转型,蔚来将何去何从?
顺丰突围:负债347亿,多元业务拓展能否解局
多元化转型背后是顺丰的发展焦虑。今年,顺丰迎来了上市后的第三个年头,其市值却已经由2017年上市之初最高点时的3051亿跌落至1485亿,两年内市值蒸发1500亿。作为快递界公认的“老大哥”,顺丰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