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的互联网用户,永远逃不出”信息茧房“_评论_算法_内容
原标题:坐井观天的互联网用户,永远逃不出”信息茧房“
在今天,算法已经悄悄改变了互联网,你所看到的的一切都是基于算法精密的设计。
有人和自己的女友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在同一个短视频平台,看同一条关于“男女吵架”的视频。然而,他们看到的评论,却截然不同。
他看到的排名靠前的评论,都是站在男性角度的,指责视频里的女性太作了;而女友则相反,看到的全是为女性说话的。
此前,大家普遍的认知是:评论区都是按照点赞数量,或者是时间来排列的。但万万没想到,评论区还能“私人定制”?
殊不知,大数据已经悄悄地“捆绑”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口说的一句话,不经意的一次搜索,都被算法精准地记录了下来。
然后,它造出了一个“信息茧房”,把我们困在其中。
01 无处不在的信息茧房“信息茧房”原本是一个传播学领域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在信息传播中,如果你只关心自己喜欢的领域,久而久之,就会像蚕一样,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编织的茧房之中。
比如几千万粉丝的秀才,直到塌房,很多人根本没听说过他的名字。你以为是自己冲浪速度不够快?
展开全文当然不是。他作为“中老年顶流”,粉丝绝大部分是中老年女性。你不是这个群体,你就刷不到。
当你特意去搜的时候,你还会感到很震惊:就这??他也能火?你以为在评论区应该是对他的不屑——
直到你看到平时生活里严肃、保守的妈妈辈们,却在他的评论区留下如此大胆、热辣的发言,你才明白,什么叫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另一个例子,大家知道现在的互联网世界,男女对立甚嚣尘上。
比如这条微博,照片中,一个妈妈抱着一个熟睡的孩子,她的丈夫站在边上。
但在评论区,有些人能看到的是“温馨,有爱,感动”。
有些人看到的是“这就是不想结婚的原因吧”。
这还不是最过分的。
此前,《巴啦啦小魔仙》的扮演者,在微博上控诉,自己怀孕了,但是她的老公却收到了涉黄短信。
而这一切的源头,只是因为他们一起去注册了与新生儿相关的app。
评论区很多网友表示,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开头就是“老婆哺乳期,不方便来找。”
这真的让人细思极恐。
“信息茧房”已经无处不在,但更多的人深陷其中,却浑然不知。
科技在作恶 人类也没辙?清华大学教授刘瑜曾说:“真正的茧房,其实不是信息的一元化带来的。而是你在网络上,非常容易就能找到心理上的支持者,从而变得过度自信。”
大约100年前,只有“大总统”袁世凯可以读到《顺天时报》。因为这张报纸就是专门为他创办的,上面的文章都是吹捧他如何英明神武。
迎着高科技的春风,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了自己的《顺天时报》。
因为你打开社交平台,你看到的内容,都是算法精心挑选过的。你的每一次搜索、每一条评论、每一个点赞,都帮助你走向更加精准狭隘的“茧房”。
只要你拿起手机,这个世界就可以围着你转。
正如电影《楚门的世界》,你我都是被圈养在摄影棚的“居民”,每一个红绿灯都是被导演安排好的。
渐渐地,我们习惯去网络上找认同。
比如,你谈了恋爱,觉得男朋友不够大方,心里很郁闷,于是你去搜索“男朋友不给我钱花,怎么办?”
你大概率找到了下面这样的内容,教你1234目标路径。
然后在算法的加持下,你会不断刷到类似的内容,并且认为:对啊,就应该这样!
但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前提:为什么男朋友一定要给你钱花?
信息茧房带来的最大危害,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我们独立思考,以及自我纠偏的能力。
每天我们看到的,都是我们喜欢且认同的观点,我们的自信无限膨胀。
我们再也不会去质疑,我的想法有没有可能是不对的?
这时候如果有个人跳出来指责你:你是错的!你大概率什么都听不进去了,并且觉得他是个傻X。
不得不承认,高科技的发展,确实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但是如果把它用在揣摩人心、试探人性上;让人无脑掏钱消费;诱骗人上当受骗呢?
科技本应向善,但却在利益的熏陶下,变了味。
信息茧房原来是“作茧自缚”这几天很多网友知道了“信息茧房”这个概念,纷纷使出妙招,教你怎么打破它。比如说,要跳出舒适圈,主动刷一些自己以前不喜欢的东西,才能看到世界更多的一面。
但是,比起“打破茧房”,人们往往更愿意“作茧自缚”,圈地自萌。
编辑
现在,我们大多数使用的社交媒体,搜索引擎,几乎都在应用基于用户本身的个性算法。而算法被发明的最初动因就是讨好用户。
他们不仅想呆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还希望呆的时间越久越好,千万别被发现了!
比如说,不少圈子和小组,都有“不截图不外传“的君子约定。一些内容,因为不想大数据推送给男性看,会故意加上诸如“宝宝辅食”之类的标签。
茧房,不仅仅是平台维系流量的工具,更是人们自我保护的盔甲。
试想,如果你知道你中老年的妈妈迷恋秀才,还在评论区大胆示爱,你会觉得丢人吗?
显然,妈妈们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她不会主动和你分享,自己最近在看什么。她只知道自己抱着手机乐呵呵。
现在,“信息茧房”被打破了,年轻人知道了秀才,但评论区全是:“发现我妈也在看你直播怎么办”之类的。
当妈妈们发现自己对“弟弟”的真心,却被自己的孩子们这样反复、公开处刑,不知会做何感想?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不同人群之间缺乏理解与包容,只觉得对方不可理喻。
被隔绝和分裂的,不仅是网络世界的一个角落,还是真实世界的一个部分。
当互联网的“信息茧房”被打破,人们才发现,原来现实中存在更大的茧房。
打破互联网中的墙不容易,打破现实中的墙更难。
原来被我们讨伐的算法不过是现实世界的一种模拟,人与人之间的偏见不消弭,信息茧房的屏障就会一直存在。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