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不凡——农行人的高原礼赞_拉姆_生活_西藏

由:sddy008 发布于:2023-09-06 分类:入门基础 阅读:606 评论:0

原标题:见证不凡——农行人的高原礼赞

见证不凡——农行人的高原礼赞_拉姆_生活_西藏

在世界屋脊——西藏,绵延的雪山与广袤的草原交相辉映,这片雪域高原上,农行人默默前行,他们因地制宜建立起适合这里的金融服务网络,让边远地区群众融入现代金融体系,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戍边”,为乡村振兴贡献金融力量。对于新时代农行人来说,打通三农金融服务和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就是帮助当地百姓迈出迎接幸福生活的最初一公里。

助“她”实现梦想,为民“贷”来希望

在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城以西约90公里的扎西岗乡,有一个名叫典角村的小村庄,这里毗邻印度,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走进村子,绿树掩映下可见一处独栋独院的两层新居,里面有一个取暖的炉子,几个朴素整洁的沙发,一排柜子上堆满了日用品和小吃,处处流露出生活的惬意感,这是一个茶馆兼商店,也是村民尼吉拉姆的家。

尼吉拉姆13岁时遭遇交通意外落下腿部残疾,因行动不便,高中毕业后她无法外出打工,家中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尼吉拉姆没有在挫折中消极下去,反倒是看准了时机,想自己创业经商,靠双手改变生活现状。想法是好的,但启动资金从哪来?看着家中的经济状况,相依为命的母女俩犯了难。

2012年,搁置已久的创业计划迎来转机。农行扎西岗营业所员工在典角村开展流动金融服务时,得知了尼吉拉姆的想法,营业所负责人返回单位后,第一时间将情况向支行作了汇报,安排专人收集资料、开展贷前调查,很快就发放了4万元的城乡妇女小额贴息贷款。有了这笔钱,尼吉拉姆顺利走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开始经营起自家的小生意。

为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2016年农行噶尔县支行再一次为尼吉拉姆发放了5万元的城乡妇女小额贴息贷款,帮助她把小商店建成了超市,对茶馆也进行了扩建翻修。现在,她每年的经营收入已超过10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尼吉拉姆本人也荣获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农行工作人员和尼吉拉姆

农行的金融支持让尼吉拉姆从贫困走向创业的舞台,走到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在农行城乡妇女小额贴息贷款的帮助下,无数个“她”和她一样,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和改变命运的可能。除此之外,农行阿里分行还结合当地实际,从渠道建设、信贷投放等方面着手,推出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让边境农牧民更坚定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

阿里地区典角村三农金融服务点

展开全文

“金融戍边” 卫士,覆盖“最后一公里”

“远在阿里、苦在那曲”,藏区百姓对这句俗语并不陌生,但如果提及又远又险的地方,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底雅乡。

底雅乡毗邻印度,位于阿里札达县西南部,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阿里地区,底雅的海拔最低处却仅有2700米,山高谷低的复杂地形成为底雅的特点。每到冬季,大雪覆盖住曲折蜿蜒的山路,底雅乡迎来长达5个多月的封山期,这期间,乡民出不来,外界也进不去。然而,在如此苦寒的边境之地,农行人始终坚持用自己的方式“戍守边疆”,将金融服务送至祖国的“最后一公里”。

困难的工作总要有人去做。每年封山期,底雅营业所的员工们坚守在乡里,通过“3+2”模式:3天坐班,2天走出去,风雪不误,为当地群众、公职人员和驻地官兵提供不间断、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面对恶劣天气和冰雪路面,营业所的员工们用“背包银行”“马背银行”等方式,踏冰雪、穿山沟;顶着滚石流沙,涉险境,再向前,抱着“宁愿多走一趟也不愿留下一块盲角”的工作态度,一次次出发,把足迹留在藏区广袤的土地上。

“马背银行”

山中气温极低,但等待的目光却总是灼热。藏历新年前夕,当营业所的员工们到达底雅乡鲁巴村时,已早早站在村口等候的次仁措姆难掩脸上的欣喜:“今年封山比往年早,眼看手头上的贷款快到期了,家中又没有交通工具,无法赶往营业所办理业务,要是你们再不过来,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次仁措姆说。在鲁巴村,类似的情况还有好几家,底雅营业所针对这一情况,根据该村贷款与还款需求提前规划好下村时间,解决村民心中的“难题”。

山里的金融服务不曾间断,生活的挑战却是常态。封山期内物资困乏和交通不便是常有的事儿,由于积雪太厚,加上每日平均日照时间不足6个小时,周围水源全部封冻,营业所员工们的生活用水只能靠车辆跑到5公里以外去拉;当乡食堂及周围饭馆因缺少蔬菜供应而停业时,他们就以干菜和牛羊肉为主食,获得足够的热量抵御严寒。

边境之地条件艰苦,但有农行人的身影在,这里就不是金融服务的“孤岛”,底雅是例证,更是缩影。截至目前,农行西藏分行已在21个边境县设立物理网点116个、自助网点31个、“三农”金融服务点506个,用金融力量为促进边境乡村振兴打通“最后一公里”。

创新金融赋能,助力旅游发展

西藏林芝市巴宜区鲁朗镇扎西岗村地处“最美景观大道”川藏线318国道旁,湛蓝澄澈的天空下树木郁郁葱葱,与具有藏族风情的建筑一起构成一幅绝美的风景图。这里是游客心旷神怡的地方,也是当地旅游业从业者们致富增收的希望。

拉姆是一所家庭旅馆的老板,此前,她的店面积仅有几十平方米,作为旅馆来说,能容纳的旅客数量十分有限,即便她已经一心扑在经营上,带来的收入却始终不尽如人意。想增收就得有更多人来住,旅馆的规模就必须要扩大,可是资金从哪儿来?面对困境,拉姆显得手足无措。

去年8月,问题的解决出现转机。为推进318国道沿线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建设,促进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农行西藏林芝分行创新推出了“318幸福旅游贷”,用“金融+旅游”的方式,为从事旅游生产、经营、服务等项目的农牧民和农村个体经营户提供服务。产品推出后,拉姆的扩建计划提上日程。在农行客户经理的帮助下,她成功申请到120万元贷款,除扩建外,她还对配套设施进行了装修升级,同时提升服务品质,民宿生意蒸蒸日上。

这种走上致富路的喜悦,日喀则定日县的多吉同样深有体会。多吉的家庭旅馆在被称为“珠峰脚下第一村”的巴松村,在农行支持下,他多次成功申请到了贷款,原来的小旅馆在经过翻修升级后吸引到了越来越多的游客,现在每年的收入已经足够多吉一家过上幸福生活。(以上拉姆和多吉的案例引用自《经济日报》的《农业银行以金融之力赋能高原旅游业发展》)

“拉姆”和“多吉”是沿318国道上村民们的缩影,农行的信贷扶持帮助他们扫清了发展路上的资金阻碍,生意越做越红火,并且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让越来越多百姓吃上“旅游饭”。

林芝市巴宜区鲁朗镇的家庭民宿

2018年以来,西藏大力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也多次强调要“加快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推进西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两年过去,作为国有大行的中国农业银行始终牢记总书记指示,在西域边境,农行人的足迹遍布山川与雪原,将金融服务延伸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

山高路远,道阻且长,心之所向,行必将至。新时代高原农行人精神,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高原农行人内心的驱动力、实践的指南针。他们以“忠诚、为民、担当、进取、合规、团结”为座右铭,用信念铸就坚定步伐,用平凡造就不凡梦想,让身处“最后一公里”的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搭乘上振兴发展的快车,一起奔向共同富裕的幸福路。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