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条意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张燕生:关键是落地,把好的意见化为制度变革_民间投资_环境_增速
原标题:31条意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张燕生:关键是落地,把好的意见化为制度变革
民营经济迎来重磅政策支持。
7月19日,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从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等六个方面,提出31条具体举措,再度强调平等对待、合规经营、企业家精神。
当天,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意见》答记者问时表示,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一个时期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少民营企业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迫切需要针对新情况,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体制机制,提振民营经济预期信心,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这是一份非常好、非常及时的文件。”7月19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对时代财经指出,《意见》真正贯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从制度上和政策上真正为民营企业营造好的发展环境,并且非常全面、系统,且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在张燕生看来,《意见》中提到的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包括培育尊重民营经济创新创业的舆论环境,这在以前都是比较少见的提法。
“下一步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措施落地。”张燕生表示,好文件不仅仅只停留在纸面上,而是使其真正变成一场制度变革、治理变革和市场变革,真正能够为民营经济及所有的市场主体营造一个高质量发展的环境,“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更多的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和法治建设。”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民营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展开全文“民营经济在中国的重要性毋庸讳言。”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时代财经指出。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数据显示,在税收上,2012年至2021年,民企占比从48%提升至59.6%。在就业上,2012年至2022年,规上私营工业企业吸纳就业占比从32.1%提高至48.3%。在数量上,2012年至2022年,民企数量占比从79.4%增长到93.3%。在外贸上,民企从2019年起成为第一大外贸主体,2022年占比达50.9%。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截至5月底,我国登记在册的民营企业达到5092.76万户,较2012年年底增长了3.7倍,民营企业在企业中的占比由79.4%提升至92.4%。
但近年来,民间投资增速放缓明显。
从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看,今年1-6月民间投资在整体投资中仍占大头,但从增速上看,1-6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2%,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0个百分点。同时,低于1-5月的-0.1%,已是连续第2个月负增长。
时代财经梳理近五年上半年民间投资数据发现,自2019年,民间投资增速、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比重都总体趋向下行。仅有2021年上半年,因前值基数降幅较大,出现了增速大幅提升。
潘向东对时代财经分析,“近两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速下滑,从新冠疫情前2019年的4.7%下降到2022年的0.9%。与此同时,银行的企业储蓄不断增长,2022年末中国的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高达74.6万亿元,而这一指标在2020年为66万亿元。均可窥见民营企业家信心不足的程度已经不容忽视。”
张燕生也指出,统计显示202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中,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增长达到9.4%,以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为主的民间投资增长仅0.9%,“当中的落差说明了,民间投资预期的偏低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标准市场体系、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不可能离开民营经济发展。不争论,不折腾,团结一致向前看。”张燕生认为,应当一心一意地从制度上、法律上、政策上和舆论上,营造一个公平竞争、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发展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今年两会期间,张燕生就曾指出,稳定民间投资信心和预期、激发民间投资热情和积极性,核心是要解决“政策的不确定性”、“舆论的不确定性”和“社会心态的不确定性”这三个问题,消除民营企业的后顾之忧,坚定其发展信心。
“民营经济要发展,关键是要恢复民营企业家的信心。”潘向东也指出,提振信心,首先要加强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制定出台国家层面的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法已经迫在眉睫。
“要把好的意见变成制度变革”
张燕生告诉时代财经,《意见》比较全面、系统地涵盖了上述问题,但下一步,核心是怎样落地实施?
“要把好的意见变成制度变革,真正将《意见》第一部分提到的‘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完善社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市场化重整机制’这些举措落地。”张燕生特别强调,这需要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做法去实施,而不搞能行政性推动的“一刀切”。
具体来看,张燕生认为,在市场化方面,要真正让市场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作用,两手都抓两手都要硬;
在法治化方面,要真正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所讲的“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同时要做到凡事于法有据、执法有力。首先,执法时要有立法依据;第二,执法手段要规范有力;第三,公共管理人员要专业化、职业化、法治化;第四,对公共管理者要有一套专业监管制度;第五,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意见,公共管理者要向政府主管部门述职;第六,透明度要求,落地实施情况一定要向全国全省公开、透明。
在国际化方面,要与国际高标准的制度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
“因此,制度变革需要一套制度规范,治理程序、能力建设的方方面面变革,要有一套法律规范,合规要求、综合协调的市场变革,真正让市场起决定作用,让民营企业成为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张燕生进一步解释道,这些变革的落地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其中还要做大量的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不仅在制度上政策上与国际高标准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而且在治理上实施上与国际高标准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使意见能够真正推进落地实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会同有关部门,从四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健全机制、压实责任;二是密切跟踪、优化配套;三是广泛宣传、做好解读;四是及时研究、科学评估。
事实上,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持续释放积极的稳预期信号。
7月17日,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召开座谈会,与传化集团、方大集团、飞鹤乳业、卓立汉光等民营企业负责人交流讨论,听取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的真实情况、面临的困难问题和相关政策建议。
这已是最近15天内国家发改委召开的第三场民营企业座谈会。此前两次民企座谈会召开时间分别为7月3日、7月10日。
7月18日,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李慧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坚持常态化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持续发挥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作用,认真倾听民营企业家的真实想法,积极协调解决企业提出的具体诉求。
各地也积极出台文件支持民营经济,尤其强调推进公平竞争。四川发布《关于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等文件,明确将在公平竞争方面,建立完善招标文件负面清单,防止设置不合理门槛条件;浙江出台《关于促进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并强调要健全平台经济公平竞争规则。
“从国家到各地方都积极地行动起来了,中央也非常明确地表态了,现在就看怎么真抓实干,我相信只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下一步民营经济的环境就会出现明显持续的改善,给民营企业家对未来发展的信心,给全社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张燕生最后说道。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