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价格战”引维权:最高降4.8万元、全系售价创新低;降价能否提振销量?_Model_汽车_车型

由:sddy008 发布于:2023-01-07 分类:行情资讯 阅读:625 评论:0

原标题:特斯拉“价格战”引维权:最高降4.8万元、全系售价创新低;降价能否提振销量?

图片来源:特斯拉微博

特斯拉“价格战”引维权:最高降4.8万元、全系售价创新低;降价能否提振销量?_Model_汽车_车型

出品 | 搜狐财经

作者 | 张莹

“提车半月,血亏3万”、“可以维权吗,血亏”……特斯拉降价引发部分车主的不满。

1月6日,特斯拉国产车型“逆势”降价,Model 3起售价22.99万元,Model Y起售价25.99万元,创下历史最低价格。

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发布微博称,“特斯拉价格调整的背后,涵盖了无数工程创新,实质上是独一无二的成本控制之极佳定律:包括不限于整车集成设计、产线设计、供应链管理、甚至以毫秒级优化机械臂协同路线……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坚持以成本定价。”

汽车分析师、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则指出,特斯拉降价原因有三:一是特斯拉的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稀释,二是上述两款车型生命周期已过黄金期,三是特斯拉利润空间较高,有很大的降价空间。

2022年,特斯拉全球总交付量131万辆,相比2021年增长40%。特斯拉销量在纯电领域仍处于领先地位,但仍未达到马斯克曾定下的“交付量每年增长50%”目标。

截至发稿,特斯拉美股盘前报105.37美元,跌4.50%。除特斯拉外,美股新能源汽车股盘前普遍下跌。其中,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蔚来美股盘前分别跌9.92%、6.77%、6.08%。

特斯拉“逆势”降价,回应称“以成本定价”

1月6日,特斯拉正式官宣全新Model S、Model X中国大陆售价,Model S 78.99万元起、Model X 87.99万元起,两款车型也将在2023年上半年于中国大陆市场正式交付。

同时,Model 3和Model Y也迎来售价调整。

其中,Model 3后驱版由26.59万元降至22.99万元,下降3.6万元;高性能版由34.99万元降至32.99万元,下降2万元。

展开全文

Model Y后驱版由28.89万元降至25.99万元,下降2.9万元;长续航版由35.79万元降至30.99万元,下降4.8万元;高性能版由39.79万元降至35.99万元,下降3.8万元。

据盖世汽车援引彭博社截至2022年11月23日的数据,在42个市场中,新加坡、以色列的Model Y起售价超过10万美元。新加坡的起售价最高,中国大陆的起售价最低,仅4.04万美元,不足新加坡起售价的一半。

2023年,售价较低的中国大陆地区进一步降价。据了解,2023年伊始特斯拉就推出新年福利。

2023年1月2日,特斯拉推出新年限时福利,1月1日至2月28日期间,完成交付的Model 3和Model Y的新车订单,可享受6000元限时交付激励方案;若通过特斯拉合作保险机构购买相应车险,还可享受4000元保险补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申请任一合作金融机构贷款或特斯拉融资租赁方案,并完成车辆交付的订单,可享受优惠年化费率3.5%。

特斯拉降价正值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终止之际。

为应对国补退出,比亚迪、广汽埃安、哪吒汽车、长安深蓝等车企纷纷涨价。

其中,自2023年1月1日起,比亚迪对相关车型官方指导价进行正式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不等。广汽埃安也于11月底宣布,对旗下相关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上调,上调幅度为3000元-8000元,2023年1月1日前支付排产定金的客户不受此次调价影响。

实际上,2022年特斯拉就多次推出促销措施。

2022年10月24日,特斯拉宣布中国大陆地区在售Model Y及Model 3全系车型调整售价。Model 3后轮驱动版起售价为26.59万元,较此前售价下降1.4万元;Model Y后轮驱动版起售价为28.89万元,较此前售价下降2.8万元。

宣布降价的半月后,11月8日,特斯拉又发布保险补贴方案。

具体而言,11月8日(含)至11月30日(含),购买现车及合作保险机构车险组合并按期完成提车,尾款可减8000元;12月1日(含)至12月31日(含),尾款可减4000元。

2023年刚过5天,特斯拉再宣布降价,Model 3、Model Y均创下历史最低售价,起售价分别为22.99万元、25.99万元。

汽车之家显示,用户将Model 3与蔚来ET5、宝马i3比对最多。蔚来ET5的厂商指导价为32.8万元至38.6万元,宝马i3的厂商指导价为34.99万元。二者起售价均高于Model 3约10万元。

此外,用户与Model Y对比最多的车型包括蔚来ES6、问界M5、比亚迪-汉、宝马i3。

竞争车型排名第一的蔚来ES6,厂商指导价38.6万至55.4万元。起售价高出Model Y 12.6万元。比亚迪-汉的价格为上述车型中最低,厂商指导价为21.78万元至33.18万元,起售价亦低于Model Y,问界M5起售价与Model Y相近。

陶琳发布微博称,“特斯拉价格调整的背后,涵盖了无数工程创新,实质上是独一无二的成本控制之极佳定律:包括不限于整车集成设计、产线设计、供应链管理、甚至以毫秒级优化机械臂协同路线……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坚持以成本定价。”

去年交付量131万辆,多次降价引发“需求疲软”质疑

张翔分析到,特斯拉此次降价有三个原因。

张翔表示,特斯拉目前产能过剩,二期生产线投产后销量未达预期。比亚迪、广汽埃安,还包括一些新势力已经对特斯拉发起冲击,特斯拉的市场份额被稀释。特斯拉降价后,有更多人能买得起特斯拉。

同时,张翔认为,特斯拉主力销售的车型就是Model 3,Model Y,这两款车已经显现疲态,生命周期已经走过黄金期,需要通过降价促进销量。

数据显示,2022年,特斯拉全球总交付量131万辆,相比2021年增长40%;生产137万辆,同比增长约47%,其中第四季度生产了43.97万辆,交付40.53万辆,创下新的交付记录。

具体车型来看,Model 3和Model Y两款热销车型,2022全年生产129.84万辆,共计交付124.71万辆,依旧是特斯拉突破销量的主力车型。

摩根大通分析师Ryan Brinkman近日发布研报,将特斯拉的目标价从150美元下调至125美元,并维持对该股的减持评级。他认为特斯拉第四季度的交付量略高于其模型,但这“似乎是以进一步的激励措施作为代价,这意味着定价和利润率的下降”。

从全年来看,虽然特斯拉在纯电领域仍保持领先地位,但相对于马斯克曾为特斯拉定下的“每年增长50%”的交付量目标,特斯拉2022年40%的交付量增速未达标。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2月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5.58万辆,为近5个月销量最低的月份。11月,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由10月的7.17万辆增长至10.03万辆,环比增长39.9%。

面对多次降价让利,特斯拉受到需求疲软的质疑,并陷入停产风波。

12月25日,有报道称,根据一份内部通知和两名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周六暂停了上海工厂的生产,这也使得12月最后一周,上海工厂暂停了大部分排班计划。

不过特斯拉中国方面当日回应称,“上海工厂2022年仍然保持了高效的生产和优秀产出。整车生产下周按计划进行年度产线维保工作,同时工人经过一年的辛勤工作,因此在产线维保期间也进行人员休整。充电桩等车间都未停线,说的工厂停产不完全准确。”

在中国市场上,特斯拉还面临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造车新势力们的夹击。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为36.3%。而自主品牌的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到56.5%,其市场份额已达到70.3%。

以比亚迪为例,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185.74万辆,同比增长212.82%。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的销量为91.11万辆,同比增长184.01%;插电式混合动力销量为94.62万辆,同比增长246.69%。

从总销量上来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超特斯拉。如仅看纯电动乘用车,比亚迪销量则低于特斯拉40万辆。

三季度汽车毛利率27.9%,存降价空间

张翔指出,特斯拉降价的另一个原因是,特斯拉目前仍是利润空间最高的车企,有很大的降价空间。降价以后可以抢夺竞争对手的客户,对竞争对手造成打击。

2022年第三季度,特斯拉总营收为214.54亿美元,同比增长56%,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但仍不及分析师预期的219.6亿美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2.92亿美元,同比增长103%,高于分析师预期的32亿美元。

特斯拉将收入增长原因总结为汽车交付量的增加;受到第二季度上海生产受限的影响,车辆平均销售价格环比下降;以及其他业务增长。

第三季度,特斯拉营业利润为37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17.2%。

第三季度,特斯拉的汽车毛利率为27.9%,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8.4%,低于去年同期的30.5%。据了解,特斯拉已连续两个季度毛利率低于30%。

特斯拉称,原材料成本通胀率,以及柏林超级工厂、得克萨斯州超级工厂、4680电池生产爬坡带来的效率降低,都影响了其利润率。

据调研机构“金十数据”,特斯拉三季度单车平均获利9711美元,为单车利润最高的车企。紧随其后的奔驰汽车单车平均获利7469美元。

据德国《商报》网站,三季度,梅赛德斯-奔驰集团核心业务乘用车部门销售利润率14.5%,预计全年利润率为13%至15%。特斯拉27.9%的汽车毛利率远高于此。

此外,第三季度,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1170.81亿元,同比增长115.59%;实现归母净利润57.16亿元,同比增长350.26%;销售毛利率为18.96%。

而诸如“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则仍在亏损泥潭中挣扎。数据显示,第三季度,蔚来、理想、小鹏分别净亏损41.1亿元、16.5亿元、23.8亿元。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