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报名开启,为什么山东公务员却想辞职?_父母_编制_网友

由:sddy008 发布于:2023-10-17 分类:炒股经验 阅读:448 评论:0

原标题:国考报名开启,为什么山东公务员却想辞职?

2024年国考报名如火如荼,相关的话题热度也愈演愈烈。

国考报名开启,为什么山东公务员却想辞职?_父母_编制_网友

据悉,首日(10月15日)报名人数已超11万人。然而就在这个时间点,一则#山东超半数乡镇公务员想离职#的话题引发了网友关注。

图源:微博

有网友发出质疑:“在这种时候发这种热搜是想说明什么呢?真的想离职赶紧,给考生让地方!”

该报道内容里提到这样一则数据,2013年全国10个省份在职在岗的基层公务员中,79.89%的人员存在轻度工作倦怠。

翻出十年前的数据来博眼球,这个热度蹭得多少有点敷衍。

现如今,您但凡采访几个职场人,谁没有工作倦怠?而真正离职的有几个?

根据中国人事科学院研究对近10年山东401名离职的乡镇公务员进行流失途径调查结果显示:鲜有人离职,99.7%的受访者都是通过体制内流动方式离开的。

也就是说,他们“不是想离职,只是想离开乡镇”。

图源:微博

重点是,每次但凡有考编考公的话题,似乎永远绕不开山东。

如今就连蹭热度,都知道要在前面加个前缀。

在山东没有编制真的会被人看不起?难道山东就没有人不考公务员吗?

除了公务员,其他工作都是混

前几天,一篇《山东男子离开编制后,父母觉得天塌了》的文章引发网友的热议。

文章中的这个男生在读高中时,他的姐姐考上了公务员,父母从此对体制内高人一等,因此也希望弟弟继续走这条路。

即便他内心非常不喜欢考公考编,但最终还是听从了父母的安排,进了体制内。过程中,他几次辞职再考,但还是无法接受这样的生活。

索性,在他30岁生日时毅然选择了离职,决定去画漫画或者拍视频。

山东、中年、体制内,听上去如此和谐。

男子辞职做自媒体的决定让家里吵翻了天。父母觉得他的人生完了,周围的亲戚也说他脑子有问题。

有人说,山东人不能没有编制,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

这绝对不是“地域黑”,而是在人们普遍认知中,山东或者说是整个北方地区,人们对于考公考编确实存在着天然的狂热。

山东“全国巡考团”横扫江浙沪,甚至从山东一路考到广东,山东考霸们一直都是让全国考生都闻风丧胆的存在。

图源:微博

就连他们自己都说,在山东,只有两种职位,公务员和打工的。

图源:公众号评论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剩下的是不考编和不考公务员。

对于大多数的山东籍父母,儿女有出息的定义也非常简单:有编制。

网友A:这么说吧,你互联网大厂年薪几十万,在爸妈眼里不如一个月四五千的公务员。

网友B:爸妈:即使现在考不上,年年考,不信35岁还考不上

网友C:永远不要和父母聊工作话题,在他们眼里,不是公务员老师的工作都不是什么正经工作。没有编制,永远找不到好对象。

图源:网络

不考编的山东人,过得怎么样

李伟大学毕业后,回老家跟随父母创业,并逐渐接替父亲,成为家中小规模面粉厂的话事人。

而这样的经历,在他的同学中算是异类。

李伟学习成绩称得上优秀,高考考上了青岛一本高校。

正常来说,他应该像很多同龄人一样走上仕途。但他却没有,用他的话来说,她甚至都没有产生过这样的念头。

图源:虎嗅

北京青年报曾报道过一篇#85后山东小伙反复离开体制#的新闻。

图源:微博

该内容讲述了“山东85后”青年乔通的人生经历。

对于多次“考公”又辞职的原因,他归纳为“被父母的期望和社会舆论裹挟”。

“铁饭碗”是不是青年人的最优选择?当自己的梦想和父母的期望产生矛盾又该如何抉择?

或许作为一个自媒体人,如今拥有了37万粉丝的“乔小通”之所以被看见是幸存者偏差。

如果最终他失败了,或者说他的短视频无人问津,如今的他会在做什么呢?

不管结局如何,像李伟、乔通这样的人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山东青年。

这片土地其实从不缺优秀的青年才俊,更不是人人都在忙于考公。

“我就是从事业单位辞职的,现在自己创业,有点后悔,但还是觉得更喜欢现在的状态。”

这群不考编的山东人,或许并没有达到家人的心理预期,也没有获得亲戚口中所谓的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但那又怎么样呢?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成功上岸的凤毛麟角。

他们既有上岸的能力,也有破茧成蝶的勇气。在人生的岔路,他们敢于打碎别人眼中的“金饭碗”。

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就比大多数人要勇敢。

职业偏见,哪里都有 各走各路,互相尊重

对于“围城”话题,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正确答案。

就像打工人永远觉得,公务员就是天天什么也不干,看书看报喝茶水。职位高点的就是吸纳税人的血,死要面子活受罪。

但是,国家公务员报考比例往往是千里挑一,真的人人都能考得上吗?

抛开考试难度避而不谈,一味的妄议他人,觉得考公的人都是求稳定,没能力。

还是那句话,你考得上再谈选择,考不上,真的没资格在这非议别人。

反之,父母亲戚眼中那些不稳定的职场,年薪几十万的企业,真的人人都能进吗?

985、211只是最初级的门槛,学历、实力、运气缺一不可。在外可抵千军万马,在内可为老板解忧,哪个不是一人能抵一个团?

更别提那些敢去创业的年轻人,更加需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图源:网络

虽然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进了体制内还要辞职,但人生本身就不是赛道,不是每个人都需要通过仕途完成“阶级”跨越。

有人选择安稳度日,有人喜欢挑战未知。向上的方式有很多种,最好的就是让考公的考公,创业的创业,找工作的找工作。

各走各路,各自安好。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