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厂”理想要“烧钱”:手握700亿先补智驾短板;年销160万台将成生死线_汽车_城市_费用
原标题:“抠厂”理想要“烧钱”:手握700亿先补智驾短板;年销160万台将成生死线
图片来源:理想汽车官网
出品 | 搜狐财经
作者 | 张莹
抠厂理想要花钱了。
据PowerOn报道,国庆节前最后一周,理想汽车的秋季战略会召开。多位与会人士总结,“账上趴着700多亿的现金,要把它转化成持续的竞争力。”在加强投入的大策略之下,战略会议题涉及智能驾驶提速、产品节奏、研发投入、出海时机等等。
虽然理想汽车未明确指出这700多亿现金要怎么花,但从其将智驾提至空前高度可以看出,智能驾驶是理想汽车投入的一大方向。
此前,理想汽车规划要在2023年底前,在全国100个城市落地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到8月底的成都车展,理想汽车的说法变成了“通勤NOA”落地100城。
根据理想汽车的计划,预计到2026年,全新一代技术平台会推出,将具备全自动驾驶能力。
不差钱:二季度现金储备737.7亿元,为蔚来、小鹏之和
据PowerOn了解,内部分析了特斯拉、比亚迪的研发案例,未来几年的智驾落地节奏,乃至到2028年的市场局势后,战略会达成了一个重要共识,就是“花钱”。
探讨花钱对于理想汽车算是个新鲜事。
要知道,理想汽车以“抠”著称,就连理想汽车也戏称自己为“抠厂”。背后原因就是理想汽车尤其注重成本控制。
和友商蔚来及小鹏汽车相比,2019年至2022年间,除2022年研发费用超小鹏外,理想汽车的研发费用,市场、销售和管理费用均在“蔚小理”中垫底。
蔚来的研发费用,市场、销售和管理费用则常年位居“蔚小理”之首。即使在2023年上半年营收不到理想汽车一半的情况下,蔚来这两项费用依然远超理想、小鹏。
2023年,理想汽车一路高歌猛进。上半年,理想汽车营收达到474.4亿元,而蔚来的营收为194.5亿元,还处低谷的小鹏汽车营收更是仅91亿元。
2023年上半年,理想汽车在研发费用,市场、销售和管理费用均超过小鹏。
但如果用占营收的比重来衡量,理想依然“抠门”。经计算,上半年,理想汽车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重为9.02%,小鹏汽车的这一比重为29.26%。理想汽车市场、销售和管理费用占营收的比重8.34%,亦低于小鹏汽车的32.2%。
李想曾在社交平台透露,理想汽车品牌市场费用率是0.6%,主流品牌这个费用率是2-3%,“几万元的费用我都要审批,避免乱花钱。”
销量规模持续走高、对费用严格把控,多重原因下理想汽车更早迈入了盈利大门。
财报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车实现净利润23.1亿元,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
此外,理想汽车在新势力中,手头颇为宽裕。
根据财报,截至2023年6月30日,理想汽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定期存款及短期投资737.7亿元。而同期蔚来、小鹏的现金储备均为300多亿元。如果加上蔚来此前获得的中东财团投资及其发行的可转债,则蔚来的现金储备会增至约442亿元。
花在哪:智能驾驶提速,年内通勤NOA落地100城
据PowerOn报道,多位与会人士总结,“账上趴着700多亿的现金,要把它转化成持续的竞争力。”在加强投入的大策略之下,战略会议题涉及智能驾驶提速、产品节奏、研发投入、出海时机等等。
在很长一段时间,“冰箱、彩电、大沙发”被认为是理想汽车的竞争力所在。在外界看来,理想汽车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
而理想企业也有意补齐短板。
根据报道,此次秋季战略会上智能驾驶被提到了空前高度。李想甚至在战略会上自我反思道,智驾应该提前半年全力投入,也就是从去年中,而不是今年初才开始上强度。
今年开始,理想智能驾驶动作不断。
在今年2月的理想L7发布会上,理想汽车宣布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开放城市NOA的早鸟用户内测。这一时间最终被提前至了第二季度。
6月,理想汽车向北京和上海的内测用户交付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市NOA功能。
彼时,理想汽车的规划是,下半年,城市NOA的开放区域将逐步增加,通勤NOA功能也将开放给早鸟用户。今年年底前,城市NOA将推送至国内100个城市。
而主攻智能化的小鹏汽车,年底前在50个城市实现 XNGP(小鹏汽车城市NOA名字)落地。华为城市NCA(华为城市NOA名字)原定在年底落地45座城市。但据媒体报道,9月份,华为45城的目标已扩展为“全国都能开”。
相较而言,理想年内在100个城市落地城市NOA的目标“高远”。
但到8月末的成都车展上,理想汽车的目标缩水,对外口径由城市NOA变为“通勤NOA”落地100个城市。
据了解,理想汽车的通勤NOA,需要用户自己设定路线、自车学习 NPN 特征,学成之后可以在这条通勤路线上使用NOA功能。也就是说,相较通勤NOA,城市NOA的技术门槛更高。
根据PowerOn报道,理想汽车预计到2026年,全新一代技术平台会推出,将具备全自动驾驶能力。与此同时,理想汽车智驾研发团队大举扩张,从去年的600人增加到了800多人。
10月10日,理想汽车又在其招聘微信公众号上,一口气放出了50个智能驾驶团队招聘岗位,涉及算法类、大模型类、软硬件类、测试类、运营类。
为什么花钱:车市进入淘汰赛,留在牌桌2025年销量要到160万
业内普遍的看法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进入淘汰赛。
要想留在牌桌上,李想认为2025年至少要达到160万辆的销量。
9月24日,李想在社交平台上预告战略会时也提及了这一点。同时,李想还复盘了理想汽车的三大问题及修整措施。
针对“战略不聚焦”,理想2019年停止了网约车的业务,聚焦高端家庭用车。针对“汽车组织复杂度认知的不足”,理想2022年升级矩阵型组织,且顶级咨询公司发挥了巨大的价值。针对“车型太少”,因为当时认为2025年30万辆就可以留在牌桌上,认识到必须160万辆,车型计划就丰富了,其丰富车型的策略便是套娃式造车。
另据PowerOn报道,战略会上,理想汽车认为,如果要留在牌桌上,至少2028年要卖出超300万辆车,比原先2025年销售160万辆的目标翻番。
以2022年中国汽车集团的销量作类比,仅上汽集团、中国一汽年销量超过了300万辆,分别为530.26万辆、300万辆。超过160万辆的车企则还包括东风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比亚迪汽车。
具体到新能源汽车企业上,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2023年的销量目标为300万辆,前9月其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达207.96万辆。
目前,理想汽车月销量连续4个月破3万,并宣布在10月挑战4万月销。
但在造车新势力中销量处于领先位置的理想汽车,还不能高枕无忧。仅在近期,理想汽车就收到来自问界新M7的挑战。
10月6日,余承东在朋友圈评价新M7“创造奇迹”,“9月12日新M7发布至今,首销超过5万台大定了!昨天大定3500台,今天就7000台,两天超过了1万台了,创造奇迹了!”
10月8日余承东在社交平台更新战报,10月7日(截止10点)问界新M7累计大定55506台,单日新增4197台。其中五座版占比81%,六座占比19%。
问界M7曾经让理想汽车“毫无还手之力”。如今,问界新M7又与理想L7成了竞争对手。
同时,全新问界M7的起售价降低了4万元,较理想L7更具价格优势。
据PowerOn报道,有知情人士表示,理想原本在销售端的应对话术现在都取消了,不主动提起问界M7,“如果有车主问起,就说理想明年出的L6,跟问界M7是一个价位产品。”
放眼全行业,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已经进入下半场。
余承东认为,智能电动汽车上半场的竞争是电动化,硬件决定体验,下半场将是智能化,软件决定体验。比亚迪在回复投资者时也提及了“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
汽车智能化主要体现在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两个方面。
理想汽车一改“抠厂”风格,在战略会上达成“花钱”共识,并将智驾提到了空前高度。可以确定的是,打造技术护城河,是理想汽车留在牌桌上的必经之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