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炒股票,新手入门必读(个人收藏)(新手如何学会炒股)

由:sddy008 发布于:2022-11-18 分类:炒股经验 阅读:74 评论:0


本文可以教你炒股票,不保证一定赚钱。

认真看完,应该能强过市场上60%的投资者,或者90%的新手。

在股市投资中,被套是难免的,那么被套后要不要及时止损,还是坚决持股等待反弹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投资者。对于要不要止损其实是个因人而异的问题,要根据个人的投资风格和风险承受能力而定。投资者一定要分清自己是以价格为导向的短期投资者,还是以个股投资价值为参考的中长期价值投资者。

价格投机的止损策略

如果是以价格为导向的短线投机,如果股价出现与自己判断不一致的情况一定要尽快止损。因为此类投资者买入的时候依据的是价格的走势,分析的是各项技术指标和K线的组合走势。一旦价格的走势与投资者自己分析的结果出现差异,那么投资者的买入逻辑也就被完全否定了。此时投资者一定要快速进行止损。防止出现更大的损失。止损时要果断,不要对股价心存幻想,一旦出现实际走势与预想走势出现背离就要果断进行止损。

价值投资者的止损策略

而如是以个股价值为依据的价值投资者,那么在投入后出现浮亏时,就没有必要频繁的进行止损。因为价值投资者投资的时候依据的是股票自身的价值。所以当出现浮动亏损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止损,而是要再次确认选择的投资标的财务状况有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如果投资标的的财务情况跟最初的分析的结果是一样的并没有太大的分歧,那就没有必要进行止损。除非买入的投资标的财务状况出现了急剧的恶化,否则是没有必要在一出现浮亏,就急着进行止损的。

关于止损位的设置

很多人倡导亏损3%或5%时就要尽快进行止损,但是以这一指标进行止损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投资者进行的是以价格走势为依据的技术性投资。并且短期的投资逻辑和依据被打破。此时才需要进行快速的斩仓止损。对于短线选手,提前预设的止损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短线投资者通常对公司的基本面进行较少的分析,所以公司财务状况的好坏是没有保障的,必须要通过预先设置的止损位对资金进行保护。

但如果不是短线选手,并且盘感和对走势的敏锐度并不强烈,那么学习短线的止损方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止损意味着割肉,频繁的止损一定会使本金受到非常大的伤害,元气难以恢复。所以如果是中长线投资者,真正要做到的是认真分析公司的基本面和财务信息,用公司基本面的确定性来保护自己的资金不受损失。

技术指标与基本面指标的区别

炒股时技术指标是大家最常关注的一类信息。技术指标对短线投资者的帮助极大。股票技术指标,是相对于基本分析而言的。基本面分析法侧重于对公司经营情况以及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此外还包括行业动态等因素,用公司的总体估值来衡量股价的高低。而技术分析则是通过K线组合以及历史技术指标的记录来分析股价的运行趋势,重点在于研究市场对股价的行为反应,以此为依据推测价格的变动趋势。技术指标的主要内容是由股价、成交量或涨跌幅统计而得来。

相比于基本面指标,技术指标的灵敏度更高,因为股价是时时刻刻都在更新的,而基本面的财务指标一个季度才更新一次,所以对价格敏感的投资者大多会选择技术指标作为自己的参考依据。同样的,因为技术指标变动的周期非常短所以比较适合做为短期投资的依据。

技术指标的分类

我们通常使用的技术指标是根据统计学原理进行整理得出的,统计的目标是来验证股价的趋势,涨跌方向和买卖点等。并不涉及公司自身的运营状况。一切数据的来源都是股票自身运行所产生的历史数据。总体来看技术指标分为3类,分别是趋势类的技术指标,反应走势强弱的技术指标,以及显示买卖点的技术指标。

例如我们使用的成交量就属于强弱类指标,用来衡量股价走势的强弱。再比如我们熟悉的MACD和KDJ指标是用来显示股票买卖点指标,利用经典的金叉和死叉模型可以很好的抓住股票短期的买卖点。另外我们熟知的均线指标是用来显示股价走势的趋势型指标。通过均线系统我们可以很好的掌握股价未来的走势方向。

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的完美结合

如果说基本面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判断股票现行价格是否合理并通过内在价值来预测股票的成长空间,那么技术分析主要是预测短期内股价涨跌的趋势更好的把握股票的买卖点。通过基本面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应该购买何种股票,而通过技术分析则让我们把握具体购买的时机。大多数成功的股票投资者都是把两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

基本分析主要是根据公司的内在因素对公司进行定价,根据对影响股票供需关系种种因素的分析来预测股价走势,而技术分析则是根据股价本身的变化来预测股价走势。技术分析通过股价的变动将市场整体的希望、担心、恐惧等等,都集中反应出来。

01

大盘分时线

股票知识太多了,咱们不能像教科书那样,从股票的起源讲起。估计你们也没兴趣看。

只讲最实惠的技术吧。

大家现在都是用手机炒股的。

你随便打开一个股票交易app,基本都能看到这样的一张图。

这张图表示大盘在一天内的走势,叫大盘分时图。

大盘一般是指上证指数。

很多人说上证指数代表性不强,喜欢看沪深300指数。

但是只要说大盘,公认的还是指上证指数。

先看分时图,里边最重要的是两根线。

蓝线是分时线,想知道现在大盘多少点,就看这根线。

如果你的股票软件背景是黑色,蓝线=白线。

和蓝线一起的还有根黄线,叫做领先分时线。

大盘指数计算的时候,会考虑权重。比如一个中国石油对指数的影响,能抵消几百个小盘股的影响。

而领先分时线,就是剔除掉权重影响后,计算出来的走势线。中国石油这些大盘股,和其他小盘股,对领先分时线的影响是相同的。

所以,指数分时线,蓝线,更侧重大盘股走势。

领先分时线,黄线,相对更侧重小盘股走势。

比如图里这样,表示这一天的行情里,小盘股无论上涨还是下跌,幅度都会更大。

02

大盘红绿柱

分时图的中间,还有一些红绿柱线。

不同软件这组红绿柱的含义不同,比较通常的说法是,他表示这个时刻,整个市场上外盘和内盘的差额。

关于外盘和内盘,后边盘口部分详细说。

这里只说含义,红线越长,上涨越强。绿线越长,下跌越强。

分时图下边,有两个图,分别是分时成交量和MACD指标。这俩指标,后边K线部分详细说。

03

股票分时图

每个股票,都有自己的分时图,表现股票一天内的涨跌。

想看股票分时图,一般是搜索股票的时候,输入代码或者拼音简称。

比如平安银行,输入000001,或者PAYH都可以。

从股票代码,能看出它是那一类股票。

600、601、603开头是上海主板

000、001开头是深圳主板

002、003开头是深圳中小板

300开头是深圳创业板

688开头是上海科创板

个股分时页面跟大盘有点区别。

这里边的蓝线,还是表示股票现在的价格。

但是黄线,已经不是领先分时线,而是平均股价线。计算方法是开盘到这一时刻的成交金额/成交数量。

也就是今天所有买卖这个股票的人,平均的交易成本。

成交量和MACD指标,后边细说。

04

盘口

股票分时图右边,多了一些数字。

上边的卖五到卖一,买一到买五,叫盘口。

盘口也是个重点,慢慢说。

我们交易股票的时候,是跟市场上其他投资者在交易。

你想1.00元买,必须有另一个人也愿意1.00元卖,你俩才能成交。

如果你想1.00元买,别人想要1.01元卖。

买价<卖价,你俩都成交不了,就被挂在盘口上,等待出价一样的人来跟你成交。

盘口就表示,已经发出委托,正在等待成交的人。

买一永远比卖一低,卖五到买五,价格一定是依次降低。

比如图里,买一 14.99 2849

表示在14.99的价位上,有2849手等待成交,一手=100股。

往上看,卖一价格15.00,有1950手等待卖出。

如果你想15.00买,不用排队,直接跟卖一交易。

我们下单的时候,一般有两种方式,限价委托和市价委托。

限价就是自己指定价格,这个价格可能成交,也可能不成交,不成交就要在盘口上排队。

比如还是上边的盘口,卖盘给的最低价是15.00,低于这个价格,暂时没人愿意卖。这时候你想买入,限价14.99,就只能等着。

如果你限价15.00买,只要数量不超过1950手,就能马上成交(不考虑数据延迟)。

市价委托的话,你不用指定价格,交易所直接会为你匹配盘口上已经有的,最合适的价格。

05

外盘和内盘

一笔交易,要由买方和卖方组成。

这俩人里边,必然有一个是先挂单,挂在盘口上等着。

另一个后来的,主动去跟前边那个人的挂单成交。

我们一般的理解,后来的人往往更着急一点。他不介意价格,只要成交就行。

所以,如果先挂单在那里等着的是卖出单,后来的是买入单,这笔交易叫做主动性买单,也叫外盘。

外盘多,表示外边的人想进来,看涨。

相反,如果先挂单的是买入单,后来的是卖出单,就叫主动性卖单,也叫内盘。

内盘多,表示里边的人想出去,看跌。

还记得大盘分时图里边的红绿柱线吗?

大盘红绿柱线,就表示这个时刻,外盘和内盘的差额。

外盘多显示为红色,内盘多就显示为绿色。

这里说的内盘和外盘,只是红绿柱的主流算法。

有些软件会用其他值做红绿柱,有的是委买盘和委卖盘的差额,有的是上涨股票数和下跌股票数的差额。不管算法怎么样,市场含义都一样,都是红线越长越好。

06

成交明细

最后,盘口下边,叫做分时成交明细。

一般5秒左右更新一次,显示最新的成交价格和数量。

B是主动性买盘,S是主动性卖盘。

如果你每天盯盘,要注意这里边出现的大单,可能有主力在操作。

如果你没有太多时间盯盘,不用管它。

07

K线

以上内容都是分时图。它表示一天内的走势。

如果想看历史上连续很多天的走势,就要看K线图。

大K线和个股K线没什么区别,放一起说。

股票一天内有四个最关键的价格,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

把这四个价格显示在一个图形上,就是K线。

K线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文叫「罫」线。这个字在中国读guai,日文读kei,意思是围棋棋盘上的方格子。

后来有个美国人发现了这种方法,翻译到美国,叫做K线。

再之后,出口转内销,美国人的理论翻译回到我们东亚,就是现在的K线。

一根K线包括三个部分,中间的长方形和上下两根直线。

中间的长方形,叫实体。

实体的上边和下边分别是开盘价和收盘价。

收盘高于开盘,红色,阳线。

收盘低于开盘,绿色,阴线。

阳线和阴线,也有些周易八卦的意思,所以K线是一种有东方哲学色彩的分析理论。

K线的颜色只代表当天的开盘和收盘对比。

而每天的涨跌,则是今天的收盘对比昨天的收盘。

所以有时候,K线是红色的阳线,但是当天下跌。

比如春节后第一天的大盘K线,下跌了,但是阳线。

K线实体上边和下边的直线,叫影线。

上下两根影线,分别代表盘中最高和最低的价格。

实体越长,表示当天涨/跌幅越大。

影线越长,表示盘中波动幅度越大。

以上说的都是日K线,此外还有周K线,月K线。。。。

也就是一根K线,代表一周、一个月的走势。

主要都是辅助来看趋势用的。

08

K线形态

K线有很多种形态。各种人有各种总结。6种、8种、64种、108种形态的说法都有。

其实算下来,K线的形态就两种,一是发展,一是收敛。

实体长的K线,代表了行情发展。

实体短或者影线长的K线,代表了行情收敛。

长阳线代表向上发展,长阴线代表向下发展。

发展之后,一旦实体变短,或者影线很长,就代表发展暂时结束了。

之后可能继续原来的方向,也可能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所有的K线形态,都是在发散,收敛,发散,收敛,,,这样循环。

比如最近的大盘,上涨到这个位置,短实体的K线和长影线的K线频繁出现,这就不是个好信号。

09

涨停和跌停

有一种特殊形态的K线,是涨停或者跌停。

根据交易规则,正常股票上涨/下跌10%,就是涨停/跌停,不能继续上涨/下跌。

ST类股票的限制是5%。

如果股票一整天都涨停/跌停,K线的实体就是一根横线。

这根K线虽然没有实体,但是要比长阳线/长阴线,表示更强的市场行情。

10

缺口

K线里还个特殊形态,缺口。

如果连续两天,一天的最高价,比另一天的最低价更低。两根K线中间,有个价格空白区间,这个空白就是缺口。

缺口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

比如过年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就是一个大大的向下跳空缺口。

缺口表示冲动。

大家经过中间的休市,看法发生了变化,不再按原来的套路交易股票了。

在以后的行情里边,大家可能很难再回到原来的思维模式。

表现在行情上,就是股价很可能会长期在缺口的这一侧运行,很难回到原来的那一侧。

也就是在缺口位置,会对以后的行情形成支撑或者压力。

向上跳空的缺口是支撑,向下跳空的是压力。

11

压力和支撑

缺口会起到支撑或者压力作用。

有类似作用的技术形态还有很多,比如前期高点、低点,后边要讲的均线,还有筹码密集区间。

这种支撑或者压力很神奇。

比如一个股票,第一次下跌到10元,获得支撑反弹。

之后过了几天,第二次又下跌到这个位置,继续获得支撑。

这时候,大家就会把这里当成一个习惯性的支撑位。

等第三次下跌到这里的时候,大家还会对它有信心,于是抄底买入。

这时候,无论原来的支撑是不是有效,大家买入都会带来股价上涨。

在同样位置,获得支撑的次数越多,这个位置上的支撑就越强。

这叫做形态的自我增强,支撑和压力都有这种现象。

过年那个缺口是另一种情况,它很快就补上了。

这种补缺口的行为,会给大家很大的信心。

大家都觉得原来的行情回来了。从暴跌的阴影中走出来,开始买入股票,推动上涨。

所以向上补缺口后,行情一般都会持续一段时间。

对于除了缺口以外的其他压力或者支撑形态,也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原来的支撑/压力位置被突破,行情往往会朝着突破的方向,持续一段时间。

12

指标·均线

技术指标一般是辅助股价走势做判断。

这些指标有很多,交易软件里自带的就有几十个。

再算上各种股神自创的指标,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不完。

这些星星里,最重要的有三个。

均线、成交量和MACD。

大多数股票软件,默认显示的就是这仨。

均线,英文MA,一般和K线显示在一起,表示最近的平均价格。

比如20日均线,MA20,表示最近20天的平均股价(包括今天)。

常用的均线周期包括:

5日-一周

10日-两周

20日-月

60日-季度

120日-半年

250日-年

你计划的交易周期越长,就需要选择周期越长的均线。

均线应用方法也很多,根本上是4个买入+4个卖出法则。

加起来叫格兰维尔八大法则,均线是格兰维尔发明的。

买入1:股价自下向上突破均线,均线向上

买入2:股价突破均线后回落,没跌破又重新上涨

买入3:股价下跌,在均线获得支撑,重新上涨

买入4:股价在均线下方,远离均线的位置,有反弹的潜力

4个卖出法则跟买入是一一对应的,只是方向相反。

卖出1:股价自上向下跌破均线,均线向下

卖出2:股价跌破均线后反弹,没能突破又重新下跌

卖出3:股价上涨,在均线遇到压力,继续下跌

卖出4:股价在均线上方,远离均线的位置,有回调的风险

跟上边讲的缺口类似,均线也是天然的支撑/压力位置。

如果最近股价反复在同一根均线上遇到支撑/压力,这个信号就得到了增强,需要特别注意。

13

指标·成交量

接下来,再看第二个指标,成交量。

股价是皮囊,成交量才是灵魂。

看股价,你可以不看均线,不看MACD,甚至不看K线形态,但是必须要看成交量。

如果是上涨行情,必须要配合成交量持续放大。因为牛市,就是靠大家不断买进买起来的。股价越高,需要的量能越大。一旦缩量,就是危险信号。

对于下跌行情,如果放量下跌,就非常危险。如果是缩量下跌,没有那么危险,但也不乐观。熊市里边,无论放量和缩量,都别买。只有行情稳住,开始放量上涨的时候,才能买。

总结一下。

上涨+放量=看涨

上涨+缩量=看跌

下跌+放量=非常看跌

下跌+缩量=不确定

衡量放量和缩量,常用三个标准。

第一是看每一波成交量的高点。高点越来越高就是放量,越来越低是缩量。

第二是看成交量里的均量线。计算方法和均线一样,算成交量的平均数。一般软件显示两根。5日均量线在10日均量线以上,就是放量。

第三,如果只看某一天是不是放量,可以看量比指标。也就是当天成交量,和过去5天平均成交量的比值。这个指标经常用在盘中使用,用来寻找当天放量上涨或者放量下跌的股票。

如果要横向对比不同股票的成交量,用绝对数没意义。

这时候要看换手率。

换手率=当日成交量÷流通股数量

换手率越高的股票,交易越活跃。只有活跃的股票,才有交易价值。

但是换手率太高也不好,说明大家都在炒短线,不确定因素太多,很危险。

一般换手率在10%左右比较乐观,别超过20%。

14

指标·MACD

最后一个技术指标看MACD,就是分时图和K线图里都有的,最下边的那个指标。

MACD指标有点复杂,比均线复杂一些,所以很多股神都喜欢用。

简单说一下计算过程,看不懂也不影响使用。

这个指标有两根线,DIF和DEA,还有一组柱线,叫MACD。

DIF是波动比较快的那根。计算方法是用两根不同周期的EMA线求差。MA是均线,EMA是算法改良后的均线,叫做指数移动平均线。

DEA是DIF的指数移动平均,波动比DIF更平滑。

MACD=(DIF-DEA)×2,正数是红色,负数是绿色。

MACD经常被解读为推动股价涨跌的内在能量,最常用的形态叫背离。

如果股价一直上涨,同时红色柱线也越来越长,就是健康的上涨。

如果股价上涨的同时,红色柱线变短,它俩方向相反,就形成了背离。

表示股价虽然在上涨,但是推动上涨的内在力量正在减弱,看跌。

跟上涨的背离形态相反,如果股价下跌,绿色柱线越来越短,就说明下跌力量减弱,看涨。

但是需要注意,这时候仍然在下跌趋势里。下跌趋势买股票,要注意风险,别着急,先观察。等真的开始上涨了,MACD红色柱线变长,再买入不迟。

以上内容,分时、盘口、K线、指标。学会这些,你再看盘应该就不怂了。

学看盘就像学外语,以上这些是单词和语法。

你要听懂外国人说话,只会这些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多练,坚持每天看盘。

15

选股

说完看盘,最后讲一下选股。

新手炒股最大的疑问:市场上几千个股票,买哪个?

对机构来说,可以每天跟踪几百个股票,一周把所有股票研究一遍。

对新手炒股来说,一年也不一定能研究几百个股票,一辈子都不一定能把所有股票认全。

那我们新手选股怎么选呢?

有个经验:选股票,先选概念。

概念是啥?半导体、5G、疫苗、上海自贸区、雄安新区、重组ST,都是概念。

简单说,概念就是讲故事。

《奇葩说》大家应该知道吧?

一个人在台上讲故事,大家觉得他讲的有道理,逻辑严谨,情感有共鸣,就给他投票。

在股市上也一样,只是大家投票的方式变成买股票。

买的人多了,股价上涨,概念就成了。

概念和故事有关,和共鸣有关,和上涨有关。

和真假无关。

新手炒股,最实用的技巧就是追概念。

要追,不要潜伏。

别买你自己认为会涨的概念,要买大家公认的,已经在涨的概念。

前一种方法比较牛X,潜伏准了可以跟人吹。但是牛X的事情,往往难度很大。

后一种方法比较实惠,更容易赚钱。

16

追概念

追概念的基本流程。

第一步,找到市场上最近上涨的概念。

你可以在交易软件里边,找到一个板块涨幅排名。所有软件都有这个排名。

有精力看盘就一直盯着,半小时盯一次。没精力的话,至少要每天收盘扫一眼。

如果一个概念,连续3天都在板块涨幅排名靠前,就是热点了,重点关注。

第二步,知道热点以后,详细了解它讲的什么故事。

一般的热点概念都跟热点新闻相关。

比如货币宽松→房地产→基建上涨。

第三步,判断这个概念能持续多长时间。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考验炒股水平的。

需要从两个方面做判断。

第一是靠自己的知识储备,判断它的影响能不能持续。你不懂的话,就上雪球,看看那些吹票的人是怎么吹的。一个概念能上涨3天,雪球上肯定有好多吹票的。看他们的文章,如果能说服你的话,应该也能说服其他人。有人买,概念就能持续。

另一个考察,是前边讲的看盘。分时、盘口、K线、指标,看形态是不是强势,上涨能不能继续。

第四步,如果你判断一个概念能继续,就进行到下一步,选股买入。

跟考察概念的逻辑差不多。

一个概念是由很多股票组成的。这些股票,会以不同的方式跟概念相关。

比如同样的5G概念,有做手机的,有卖手机的,有造基站的,还有依靠5G搞人工智能的。

不同股票的走势形态也会有很大的差别,有的连续上涨,有的先涨后跌,有的先跌后涨。

在这些里边,选出哪个最能说服你的概念和形态,买入。

17

仓位

最后,关于买入,没有人炒股能100%赚钱。

千万别一把梭,要学会分仓交易。

先用小仓位试探,亏了,承认错误,赶紧止损卖掉。

赚了,验证判断,追加更大的仓位。

华尔街上的名言说: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

18

以上

本文6000字+,全程手打,难免出错。

如果发现哪里有错误,请留言指出。

有其他炒股的问题,也可以留言。

如果你还没有股票账户,或者你现在股票账户费用有点高,不给免五,可以长按下边的二维码开户。

股票交易万分之1.8,基金交易万分之1.5

今天分享一些干货,内容有点长,请认真看完,重点在后面。

..... 

  很久之前二哥看过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内容主要是说村上如何成为职业小说家的一些人和事,其中村上看英文小说的经历,让我记忆比较深刻。

  村上在高中念到一半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阅读英文原版小说。读原版并不是因为他擅长英语,而是一心想阅读原版外语小说,或者是想读尚未译成日文的小说。于是他跑到旧书店,买了一堆英文原版小说,不管看得懂看不懂,一本又一本贪得无厌的乱读一通。最初始于好奇心,后来慢慢习以为常,一本本的读下去了。当时英语成绩比村上好的同学比比皆是,但真正能通读一本小说的,却寥寥无几。

  而正是因为这份经历,在他日后的写作中,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比如他最有名的《挪威的森林》里就有浓浓的模仿意味,模仿的是费兹杰拉德写的《夜色温柔》。

  我们很多人是不是也曾自问过,为什么学了多年英语都一直学不好?或许是缺了村上那样的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恒心,或许是缺了对世界的好奇心,又或许如二哥的爱人一样:95%的英语学习者,都是劣质勤奋者。

  嗯,是的,英语学习者,和炒股学习者,很相似,大多都是劣质勤奋。

......

  我老婆是典型的85后,英语学院毕业后就一直从事着英语教育工作,她有时候和我聊天就会说到她的一些学生表现勤奋,深得老师喜爱,但成绩却很差,差到令人诧异。

  他们的具体表现为:

  上课记笔记特认真,生怕错过任何知识点;

  不论课上还是课下,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不管老师提到哪个参考资料,必须弄到手。

  常用语为:

  老师你这堂课我录一下音啊。

  这套题能分享给我百度云吗?

  这套资料在哪儿买的,我也买一本。

  看,多勤奋啊,炒股的人大多不也都是这样吗?他们认真听讲、不懂就问、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然而在亏钱的时候都哭爹骂娘说学的东西一无是处。

  其实,这都是「劣质」的勤奋的错。他们没时间思考,以为把知识记在本上,知识就是自己的了,但那个笔记本从没被翻开过第二遍。他们确实问了很多问题,但大多数都毫无营养。问别人「这只股票怎么样」,和自己看参考答案没什么区别。

  他们整天忙忙碌碌,表现地很勤奋,却忽视了真正的目标:提高对市场理解。想提高炒股水平,有「学」这个动作还远远不够,你要时刻问自己:我学到了什么?我学到的东西对达成目标有帮助吗?

嗯,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而我能走到今天,我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深入思考后的结果。这种深入思考,保证了我每一秒的勤奋,都是高质量的,都是有助于实现自己的目标的。

  因此,深入思考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就拿最近市场在3400附近连续几次跳水后,周末一片看空声中,我明确给出剧本:市场将在大级别趋势中,用小级别不断延伸向上打破背弛。

  这个剧本,除了我和其它人在技术面上,看的格局不一样之外,更有我对全球市场的深入思考。

......

  就市场的监管态度,我展开一下,实际上自刘主席上台以来,为了帮助解决国家队解套和ipo堰塞湖,出台了最严的并购重组规定,从此在A股活跃了20年的壳资源炒作玩法一蹶不振。

  然而,这样做的实际效果,除了少数标的之外,绝大多数股票都被边缘化,我注意到人民日报文章的解释:“A股长期不涨,不是因为新股发的太多,而是好的企业太少”。

尴尬了,好企业这么少,还疯狂上新股,于是国家队和各路机构在大盘股抱团取暖,加上媒体宣扬,价值投资已经深入人心。喝醉吃药追白马,已经成为时下最潮流的行为。

  不是市场套路深,只是谁把谁当真......。

1、没有学习任何的炒股技术,和接受股票技术培训就去炒股。

没有学习炒股技术就去炒股,就像没有学习游泳术就去下海一样。没有找到自己的交易规则、策略和方法,然后在交易中经常会犯原则性、常识性和重复性的错误。如果你通过亏一点钱,交点学费,就能够找到自己的交易规则、策略和方法,那么这些东西是你一辈子都换不来的。反之,你如果不坚持自己的交易规则,并且还赚到了一点小钱,那么你最终会吃极大的亏,可能这辈子都再也起不来了。

总之这些大人还不如自己家里的小孩,天天让孩子去学习,自己就是不愿意学习

2、永远地追涨杀跌,只喜欢涨不喜欢跌。

其实炒股高手都喜欢跌,而不喜欢涨。为什么呢?因为机会都是跌出来的,风险都是涨出来的。最厉害的高手,是跌涨都高兴,炒股亏钱和赚钱都高兴。这才是真正的热爱。什么叫真正热爱股市?股市跌,你要喜欢,因为每一次的下跌我看到的都是机会;股市涨,你也要喜欢,因为每一次上涨你都看到的都是灾难。炒股亏了钱,你要喜欢,因为你要知道了自己有缺陷和不足,通过交学费学到的都是真正的知识和经验;炒股赚了钱,你也喜欢,因为通过学习你得到不打折扣的真金白银的奖励。

善于学习的人,股市就是自己一生的提款机;不善于学习的人,股市就是自己一生的火葬场。

3、动不动就是满仓干,不知道分批进分批出。

为什么我们不能满仓?因为股市不是你家开的,你满仓之后,它下跌怎么办?炒股技术最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假设我们买的个股在未来是要下跌的,当它下跌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我们的炒股的技术,而股价的上涨,靠的全是运气和等待。

4、担心再不买就买不到了,不知道等待好买点。

很多人炒股都有一个最大的毛病:担心这只股会一直上涨,再不买就买不到了,就开始追高和满仓干。然后一大跌就会傻眼了,想买呢,手上都没钱了,想卖呢就等于割自己的肉,舍不得就装死,装死就被套。

股市里有一句名言: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会空仓的才是祖师爷。但是我却说:会买会卖的,靠的就只有两个字:等等。第一个等,等个股跌到近三个月的股价最低位置,等个股横盘之后的上涨。绝佳的买入点,决定了我们的风险的有下限,风险有下限,收益才能够无上限。

5、凡事不知道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总结为:赚钱的时候不知道自己运气有多少,亏钱的时候不知道自己能力有多差。不知道问题全在自己身上,而不是买的那只股上面,一亏钱就只知道骂庄和割肉,被套之后不知道咋办,就决定锁仓不看了。亏钱、被套、被骗,还不知道反思自己,怪市场和人心险恶,然后继续亏钱、被套、被骗。

6、祈求别人荐股,喜欢听消息炒股。

在股票证券市场,我见过很多人自尊自强、勤学苦练、从无到有,从一无所知的炒股门外汉变成响当当的股海战士;而另有一些人,三年没见本性的改变,伸手乞讨,张嘴李股神你好,闭嘴刘股神你好,请问哪只股票能暴涨?请问哪只股票能翻倍?

我对“求荐股”和“明天大盘走势”、“个股会不会跌和涨”诸如此类的问题已经不再回答,对诸如此类的人也不屑一顾,请问乞讨者能否成为富翁?又有谁能断言哪只股票必涨??股市里有好股票,有好理论,有炒股高手,但都不是绝对的,炒股是个人的理财行为,最后的决策还要自己定,任何人不可能包你一辈子,股神、股仙、股爷一类的肉麻的话让那些人说了个遍,想必轻信所谓的大师荐股稍有亏损骂娘的也是这类人,这只能让人更瞧不起你!自尊、自立、自强、勤学苦练是在股市里长久生存的好办法,除此之外靠乞讨和吃白食活着的人只一条路等着你:倾家荡产!

还有人喜欢看新闻、听小道消息,看一些“忽悠骗子”的股评。几乎每一次,一些新闻媒体请的专家给出的方向常常和股市的真实方向不一致。原因有两个:第一、这些人根本就不炒股,没有任何的实战经验,就只知道纸上谈兵;第二、更重要的是,庄家和散户的对立是股市永恒的主题。如果散户都做对了,主力如何赚钱?

7、见股就想买买买,管不住自己的手。

见股就想买,一般是女性炒股者,这可能和他们经常用她们老公的钱买衣服一样,不能让账户里还有钱没用出,这其实就等于间接性满仓。还有的人,喜欢买很多支自己根本就不熟悉的个股,以为这样就可以分散风险。我只能说,他们真的是一点都不懂股票,说一句难听的话,就是等于“股市里的弱智”。我每次都会告诫他们,赶紧销户,立刻马上离开这个让你智商下降为负数,并且将来会让你伤心欲绝的地方吧。

8、只知道买不知道卖,不懂得止盈止损。

有人总结:主力机构、庄家、游资都不是价值投资着,更不是长期投资着,深套的散户才是真正的“长期投资者”。

9、贪婪。

战争有一条铁律叫“骄兵必败”;在股市里也有一条铁律叫“贪者必败”。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以为自己会是例外,在铁律面前谁都不会例外,包括股神巴菲特,更何况我们这样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不贪不败,不败每天都有机会胜。

在股市人性贪婪的具体表现为:借钱、融资和动杠杆炒股。

当然还有一种贪婪。经常有人评论说:股票卖了,一直涨怎么办?回答:不是股票在涨,是你心中的贪念一直涨。想想有多少次,本来是盈利的,但是自己一直不卖,最后变成了亏损、严重亏损和被套。我们炒股,不要老盯着股票看,要始终盯着自己的心看。也有朋友这样总结道:和你离了婚的前妻发了财,和你有啥关系?在股市里贪婪搏傻者必死无葬身之地!

10、和别人合伙炒股。

炒股是个人的艺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技艺和看法,即便是高手,意见也常是不统一的,所以再好的朋友(包括自己的妻子、丈夫、亲兄弟、亲戚等)也不要在一起合伙炒股票,实在想常交流,也要一人一个账号分着炒,不要到最后,股没炒好,朋友也没了,夫妻也散了。

有人叫我买保险!为什么有的一说我就买,有的还要再等等呢!那是因为有的配置我需要,有的暂时不需要。就像找女朋友一样,肯定要找的,但不一定是立刻,马上,现在。也许是离开马上,现在,也许是不遥远的将来。

其实保险产品只是工具,有的趁手好用,有的又贵又难用,而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人。每个人情况不同,对保险的配置也会很个性化。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清思路,我今天会详细分析不同年龄段,在配置保险时的重点。

儿童阶段(0-18岁)

不论承认与否,很多家庭都是在有了孩子之后,才去考虑保险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不过要先大人,后小孩;先保障,后理财,因为家庭中最需要保障的人是家庭经济支柱。结合自己的预算、身体条件、风险偏好等,选择保险。孩子最需要的保险,是要能覆盖疾病风险和意外风险的。也就是意外险、医疗险、以及重疾险。孩子最不需要的保险,是寿险。因为孩子没有收入,也不需要承担家庭责任,不需要考虑收入补偿。给未成年孩子买寿险,没有太多意义,基本相当于乱花钱。

如果预算有限,可以给孩子配置消费型保险:

1)医疗险孩子在幼年期抵抗力弱,容易生病,而且很多疾病都只在幼年起发生,医疗险必须要有。少儿医保一定要尽早给孩子办上。少儿医保是国家的福利,可以报销医保覆盖范围内的住院、门诊费用,而且免赔额很低。在此基础上配置再一款百万医疗险,作为医保补充,覆盖医保范围外的部分。2)意外险孩子活泼好动,很容易就会磕碰、擦伤或烫伤等,所以意外险也一定要买。配置意外险时,要重点关注意外医疗报销责任。尽量选择不限社保目录,额度较高,报销比例也高的产品。3)重疾险投保的年纪越小,保费就越便宜,可以更好的用较低的保费撬动高保额,杠杆也高。所以最好早点投保。预算有限的话,选择保定期就可以,比如保30年,等孩子成年后再投保终身重疾也不迟。

如果预算尚可,可以将定期重疾险改为终身重疾险:

和定期重疾险相比,终身重疾险也有它的优势。(两者的区别我写过文章:给孩子买重疾,定期or终身?)定期少儿重疾便宜,但是中途出险,可能将来就再也买不到保险了。而终身重疾险可以规避这种风险。产品更新迭代是常态,更好的产品一定会出现。但没人能预料,疾病和更合适的产品哪个会先来。所以,可以先给孩子配一款终身重疾,等将来更合适的产品出现再加保。我之前一直推荐的妈咪保贝,保障非常全面,投保也非常灵活,实用性非常强。

如果预算非常充足,可以再配置一份教育金: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理财险主要针对家境宽裕的家庭。在家庭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要优先考虑保障,而不是理财。如果已经配置齐全了健康险,而且还有非常充足的预算,可以给孩子再配置一份教育金。相当于一份长期高利率的储蓄金,而且越早投保保,回报期长,回报资金也会更多。教育金可以用来做为孩子将来受教育,甚至创业的预备金。比如天天向上,领取选项灵活,回本速度很快,而且收益也非常高。具体测评可以看这:降息到0!我决定给孩子买份教育金……关于儿童阶段的具体产品,我之前做过介绍,具体可以看这篇文章:给孩子买保险的最全攻略!值得99%的父母们收藏

步入社会(18-30岁)

这个阶段的朋友多数都刚工作没几年,虽然有一定收入,但不稳定。而且花费也不少,自身抵御经济风险能力较弱。不过身体素质相对非常好,但近些年重疾年轻化的趋势也愈发明显。所以,这个阶段最大的风险,是财务状况和疾病。要防止高额的医疗成本,以及收入能力的损失。

如果预算有限,可以着眼当下,满足基本的风险保障:

1)医疗险和儿童阶段一样,社保是基础,一定要有。在挑选百万医疗险时,除了续保、保障方面要留意,附带的权益也很重要。比如住院绿色通道、医疗费垫付、癌症特药报销等,尽可能都要有。2)意外险意外险的杠杆非常高,每年一百多块钱,就能得到50万保额的保障。不论预算多少,都很合适。可以优先配置有意外医疗的意外险,尤其是有猝死保障的产品。猝死本身是不符合意外险的定义的,因为猝死是疾病引起的突发死亡。但是近年来大家工作压力都比较大,含猝死保障的意外险也逐渐增多了。比如亚太超人、大保镖等。3)1年期重疾险1年期重疾险,多数都是作为过渡使用。关于1年期重疾险,我之前有详细介绍过:一年期重疾,值得买吗?虽然保障灵活,但是续保很多都不是很合理,而且费率采用的是自然费率。年纪越大,重疾发生率也随之增长,每年的保费也会越来越高。看起来交的少,很划算,但实际只是“看起来”。所以,通过1年期重疾险作为过渡,适当降低缴费压力,是可以的。

预算增加之后,可以考虑保至70/80岁或终身重疾险:

1)这种情况下,意外险和医疗险可以维持不变。2)重疾险则是从1年期换为保障到70岁的定期重疾险。长期重疾险的费率是固定费率,每年都一样,而且保障更加全面,整体来说更实用。不过目前保障到70岁的定期重疾险并不多,优先选择缴费期间更宽松的产品。当然,如果有能力,可以选择终身重疾险。我会对市场上高性价比的重疾险进行评测,大家可以多关注一下。3)定期寿险寿险的产品形态非常简单,身故或全残就可以赔付,保费也很便宜,杠杆也比较高。作为成年人,多少都会背负一定家庭责任。如果经济压力比较大,或有贷款,定寿能覆盖身故的风险,将经济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目前性价比最高的定寿是擎天柱2020,缴费期限和保障期限都很灵活,还自带特别关爱身故保险金。

如果预算非常充足,可以选择多次赔付重疾险,一次到位:

从医学角度上来说,一生患多次重疾是有可能的,尤其是癌症患者。尤其是在医疗技术飞速进步,重疾治愈率越来越高的现在。很多朋友觉得多次赔付重疾险看起来比单次赔付重疾贵很多。主要是最开始它不止重疾多次赔付,还多会绑定身故责任。但现在有些多次赔付重疾险身故责任可选,不选身故责任时,保费没那么贵。比如守卫者3号百年百惠保等,都可以不含身故责任。守卫者3号的癌症津贴比较实用,百惠保则首创前症责任,可以保障更轻的疾病。如果担心单次重疾赔付后就没有保障,而且预算非常充足,多次赔付重疾很值得你考虑。

成家立业(30-40岁)

俗话说“三十而立”。在这个阶段,多数朋友不再是单身一人,已经成家,而且拥有了下一代。多数都属于上有老下有小的“421”家庭。

关于“421”家庭的保险配置,可以看:421家庭保险方案配置虽然收入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家庭消费情况也会变多。比如孩子的教育、房贷车贷等贷款、老人的赡养、以及日常花费等,都不可避免。作为经济支柱,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庭经济责任,也就需要重新考虑风险规划。这个时期,应该重点完善家庭经济支柱的保障,提高整个家庭财务的抗风险能力。建议大家可以通过保险组合,做一个比较合理的家庭保障方案。

如果预算适中,还是以消费型保险为主:

1)医疗险和意外险不多说,必备。2)重疾险30-40岁,属于风险最大、责任最重的阶段,保障一定要选择全面的产品。而且重疾的发病率是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的。尤其是在40岁之后,发病率会显著上升。而且重疾险越早买越便宜,所以在身体尚佳的30岁阶段,尽早配置重疾险。以防将来有些小毛病时,不能投保或是被限制保额的情况。3)定期寿险如果发生风险身故,可以通过理赔金,把家庭责任延续下去。所以强烈建议配置一份定期寿险。定期寿险的额度至少要覆盖房贷、车贷等贷款的额度。如果预算非常充足,也可以考虑多次赔付重疾险,或者终身重疾搭配定期重疾。

事业高峰期(40-50岁)

这个阶段,收入达到人生高峰,也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一般还会有一定的家庭责任,孩子可能还在上学,老人也需要赡养。但是由于工作压力大,身体也开始走下坡路。之前熬过的夜、酗过的酒、抽过的烟,都可能会在这个年龄段集中显现出来。

如果预算尚可,这时是投保重疾的最后时间:

1)医疗险这个阶段,医疗险也属于核心。目前市面上的百万医疗险保障都是不错的,比如尊享e生2020。如果身体有些小毛病,买不了百万医疗险,也可以选择防癌医疗险。当然,如果预算充足,觉得百万医疗险不够,可以选择高端医疗险。不论是保障内容,还是产品体验,都不错。2)意外险建议意外险的保额一定要够,比如100万以上。价格并不会很贵,每年只用几百块。如果需要更高额度,可以买不同的产品。3)重疾险身体健康状况不如年轻的时候,保费会更贵一些。而且很多重疾险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有一定限制。有的降低最高投保额度,有的则是降低最长缴费期间。但是如果错过这个年龄,以后再投保重疾,就很不合适了,甚至会出现保费倒挂。所以,重疾险还是要尽早买。4)定期寿险在这个阶段,可以把定期寿险的保额提高,生活会更有保障。

如果预算比较充足,可以尽早的考虑养老问题:

在配置齐健康险之后,就需要做一些养老规划了。对大多数人而言,退休仍然是个模糊的概念。但是我国老龄化逐渐加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同时,未富先老的现状也日益凸显。只靠社保养老,只能满足我们的基础生活保障。所以,想要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养老危机,体面养老,是需要做好养老规划的。比如恰当的投资,以及保险。养老年金可以锁定长期收益,活多久领多久,即使不在了,也可以给子女留点钱。终身寿险相对更灵活,而且保额可以稳定增值,回本时间也快,还可以做财富保全。越早的考虑养老问题,将来能领到的养老金也会越多。目前市面上能够替代4.025%年金险的,是预定利率3.5%的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比如华夏红和信泰人寿如意尊,具体可以看产品测评

老年阶段(5岁以上)到了这个岁数,很多人的身体都大不如前。必须得承认,年轻时是人挑保险,上了年纪后是保险挑人。不过这个阶段,家庭的经济责任已经不太重了,有些甚至已经开始领取退休工资。主要面临的风险主要是疾病和意外。一旦患病,治疗期长,恢复能力弱,医疗费用会相对较高,对于医疗险的需求明显。

如果预算尚可,优先配置消费型产品:

1)医疗险百万医疗险的参保门槛比较高,对身体健康情况非常严格。如果不符合健康告知,可以选择防癌医疗险,三高等慢性病患者也可以投保。不过给老人投保医疗险的情况比较复杂,我之前已经做过很多测评,不具体说明了。2)意外险中老年人由于身体素质下滑,反应会变慢,很容易磕磕碰碰,发生意外。所以意外险一定要配置。而且意外险具有普适性,和健康没有关系,即使是70岁,也有能买到的意外险。3)防癌险重疾险的理赔中,癌症占比最大。虽然重疾险买不了,但投保门槛较低的防癌险,还是可以投保的。不过防癌险保额不会特别高。对于有一定预算的朋友,可以选择保终身的防癌险。我之前对市场上的防癌险做了横向评测:7款防癌险测评如果追求高性价比,昆仑康爱保最值得考虑,保障全面,费率也很低;如果年龄在55岁以上,瑞泰泰安心竞争力也很强;

如果预算非常充足,还可以再配置一份寿险:

老年人购买寿险,主要是希望身故后可以留给家人留一笔钱。相比于终身寿险,定期寿险的保费更便宜一些。而且如果选的保障期限较长,和终身区别也不大。不过终身寿险更让人安心,没有后顾之忧。关于老年阶段的具体产品,我之前做过介绍,具体可以看这篇文章:四种方案,轻松搞定。最后除了保险,大家也要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毕竟预防大于筛查,大于治疗。目前市场上产品很多,每个人的需求也不同。今天主要是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各年龄段配置保险的底层逻辑。根据人生的不同阶段,建立相应的保障,但也不用生搬硬套。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相关阅读

评论

精彩评论